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6-27 13:39:34
近幾年來,當人們越來越被數理化虐倒在地的時候,對作文題的熱議,成為伴隨著中考、高考的全民狂歡、媒介亮點。為什么會特別對它們懷著好奇和期待,因為其中隱含著的不僅僅是教育的重點,也包括時代的關注及發展趨勢,可以作為一種軌跡和特征。
從題目來看,首先,這是絕大部分學生一下子能讀懂,且非常經驗化的題目,幾乎人人有話可說,可以將其稱之為“寬基礎題”,很輕易就能入門。
接下來,就是路徑的問題。讀題會升起疑問:這句話說完了嗎?我看到的第一反應,心里很樂,有一種英語里“There be”的熟悉感,是一種存在狀態的描述,題目中給出了境況,成為引子,需要學生來補充它,將經驗感知范圍內的回憶,在寫作中達成。
第二個問題:一種什么“甜”呢?僅僅是味覺上吃到糖塊的那種甜嗎?顯然不是的。中學生課業內容里有對感知感覺的描述要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我們身體的基本感知,引發著進一步的心理上的感受感情感嘆等。
甜,在語義上不單指味覺,十分復雜。比如,視覺上看到的甜美,聽覺上聽到清甜,嗅覺上聞到的甜香,觸覺上帶來的甜蜜……可以引發多層面的通感式、聯想式寫作的可能性。
不同的感受力、表達力,可以做出個人獨特的文章。這也是這篇作文的選拔性所在。
也有人說,2020年發生了新冠疫情等等不如意事,有點苦澀,這個甜怎么感知?
記得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個人在井中,井底有毒蛇,井口有猛獸,這人在井壁上正糾結,突然井口滴落一滴蜂蜜,那人張嘴接住, 用盡全力去品嘗感受那蜜的滋味。到此,寓言戛然而止。
這個故事說的是,在困難苦澀的境況下,甚至在一些無能為力的時候,甜不能被遺忘了,否認了,那也是對生命中的一種希望。
還記得最新播的一個美食紀錄片里,第一集講的就是“甜”,其中說到養蜂人和蜜蜂的部分,主干就是“為誰辛苦為誰甜”。
可以說,甜,這份感知,不是單面性的,而是過程性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認知階段、年齡階段,都可以寫出自己獨特的答卷。
編輯推薦:
2020年浙江省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