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0-09-19 11:46:33
(十四)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1--3題。
“公天悲劇”與“霧霾政治學”
“公地悲劇”是英國經濟學家勞埃德最先提出的一個比喻,它描繪了中世紀英國的一個村莊,那里的“綠地”是公共財產,所有的村民都可以在上面放牧他們的牲畜。進入這塊公地的自由是該村莊珍視的一種價值。只要每個人對公地的使用對其他所有人來說沒有減少土地的效用,這種分享就會運作良好。假設村民們受利潤動機的驅使,并且沒有法律限制,那么,放牧者就有最大的動機盡可能地增加他們的牲畜。短期內,每增加一頭牲口將會多產生一份個人收益,而其成本將由每一個人來負擔。但是,從長遠來看,過度放牧必然導致綠地被毀壞。人類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指出,“公地悲劇”的教訓就是,由于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毀滅是注定的,所有的人都向毀滅奔去”。
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公地悲劇”,而是“公天悲劇”,公共天空中的霧霾悲劇。但它不再是比喻,而是現實;與進入牧地相比,向天空排放更為方便,更不為人知。“所有的人都向毀滅奔去”,不是未來情景,而是眼前現實。更可怕的是,現在的“放牧者”所代表的并不是一個人的利益,而是以族群、民族、國家等名義,是一種公共利益與更大的公共利益的沖突。
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既與“發展”的愿望與權利有關,也有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間經濟與政治的復雜因素,同時更與不同國家的具體政治緊密相關。正因為這樣,在學術上產生了比一般經濟學、環境生態學更為貼近生態污染真相的重要學科:生態政治學。它站立在生態學和政治學的交叉點上,為了更真實地揭示隱藏在全球環境問題中的真相和真正具有關鍵性影響的挑戰,把自己的觸角伸向生態與政治這兩塊同樣敏感與迷霧重重的地帶。生態學研究的是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但是只有政治學才能更好地解釋人類活動的動機以及權利行使的真相;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生態政治學的核心課題就是研究國家統治集團如何在各種利益博弈之間作出決定,研究國家機器和政治意識的強大力量如何滲透到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兩難爭議的所有方面。
從“生態政治學”這個特定的學科角度來看“公天悲劇”,霧霾中當然充滿了政治的影子。作為平民百姓,尤其是處于真正的信息公開仍然有待爭取的處境中,我們無法得知在環境治理的所有方面中,政治是如何發揮影響,在多大程度上發揮影響。但是,這種信息不對稱本身已經構成“霧霾政治學”的第一條重要原理。曾經發生過有公民申請公開某類環境信息而被拒絕就是這條原理的事實腳注。“從科學證據的評估,到處理這些證據的政策處方,到處都有政治的影子。”由此來看,“霧霾政治學”的第二重要原理和最重要的警語是:霧霾中到處都有政治的影子。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治理霧霾?似乎是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塞繆爾·P·海斯寫了一本專門研究美國的政治結構、政治博弈與環境問題的相互關系的專著,書名就叫《1945年以來的環境政治史》。它應該成為“霧霾政治學”的基本教材,它可以提醒人們,與霧霾做斗爭首先要與人性與政治中的陰暗面作斗爭。
1.下列對“公地悲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地悲劇”是一個比喻,經濟學家借此來表述一種社會經濟現象。
B.“公地悲劇”中的“公地”,指的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公共財產。
C.正是因為有“公地”的存在,才導致“公地悲劇”的發生。
D.使用“公地”時,只要人人遵守不損害他人使用公地的效用,“悲劇”就不會發生。
2.下面對“公天悲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天悲劇”中的公共財產指的是人們共同擁有的天空。
B.本文所表述的“公天悲劇”,主要指的是當前霧霾污染極為嚴重的現實。
C.“公天悲劇”揭示的是一種公共利益與更大的公共利益的沖突。
D.與“公地悲劇”不同,“公天悲劇”與人們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無關。
3.下面對“生態政治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政治學比一般經濟學、環境生態學更能揭示出生態污染的真相。
B.生態政治學研究的內容是國家統治集團如何在各種利益博弈之間作出決定。
C.生態政治學試圖揭示出環境污染中的“政治的影子”,以利于更好地治理環境。
D.“霧霾政治學”是生態政治學在“治理霧霾”這一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