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1-05-18 00:01:2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
一、正面戰場的抗戰
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一系列戰役。
1.臺兒莊戰役(1938年3月)
①背景——日軍占領南京后,為打通南北戰場,沿津浦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徐州。
②地點——山東臺兒莊 ③指揮——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
④意義——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2.武漢會戰/武漢保衛戰(1938年6月—1938年10月)
①背景——武漢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日本企圖通過占領武漢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②重要戰役——萬家嶺大捷(江西) ③結果——1938.10中國軍隊撤出武漢
④意義——歷時4個多月,日軍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廣州、武漢失陷,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注: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中國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
3.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12)
①背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為牽制中國軍隊支援太平洋戰事,并策應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戰,防止中國軍隊乘機收復失地,日軍集結重兵約12萬人第三次向長沙方向發動進攻。)
②意義——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4.豫湘桂戰役(1944初)
①背景——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日軍為打通平漢、粵漢、湘桂鐵路,縱貫中國大陸到越南的陸上交通線,摧毀中美兩國設在廣西、湖南等地的空軍基地。)
②結果——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大片國土。
二、敵后戰場的抗戰
1.平型關大捷(背景——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占領太原。)
(1)時間——1937.9 (2)地點——山西平型關(3)中國主力——八路軍115師(4)指揮——林彪
(5)結果——勝利,殲滅日軍1000多人。
(6)意義——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八路軍的聲譽。(平型關大捷屬于太原會戰的一部分,八路軍配合正面戰場作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