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28 11:14:51
第一冊
1.《政論兩則》中毛澤東認為共產黨人應該實行
等中國人民的有益格言。
2.《難忘寄園情》中描繪師生在星月之下聊天長談這一情景的語句是:“ ,
, , 。”
3.孔子自謙認為自己還有“ , , ”這三件事沒做好。
第二冊
4.當我們感到前途遙遠可怕而心灰意冷的時候,《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一句話對我們會很有啟發,作者在文中說:“不要 ,而要
,
,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與末句話的意蘊相似的是陸游《游山西村》中的詩句:“ , ”。
5.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形容琵琶的演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與這保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葉君健形容梅蘭芳的演唱一句話:“
, , ,
, , ,
, 。”
6.袁枚在《大龍湫》一文中告訴我們“ ”的道理。
第三冊
7.改革開放是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前進的道路上荊棘叢生,困難重重,但正如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所說,“ ,
”,因此,我們充滿信心。
8.一副對聯“ , ”可以形象地寫出名城濟南的景色特點。
9.《口技》一文中作者直接評論口技藝人技藝高超的語句是: , ,
; , , 。”
第四冊
10.《沁園春·雪》中“ , ”這兩句化靜態為動態,描寫了我國北方壯麗的雪景。
11.《沁園春·雪》中“惜”字所領起的內容是“ 。”
12.《我愛這土地》一詩文中艾青“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內容是:
。
13.《桃花源記》中描繪桃花源內自然景色優美的句子是“
”。文中表明“桃源人”來桃源原因的句子是:
。
14.《孟子·殺人以挺與刃》中作者用“
”這組排比形象地寫出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現狀。
15.《為學》一文中直接體現“事在人為”這一思想的句子是“
”。
16.《醉翁亭記》中描寫瑯琊山四季美景的句子是:“
。
17.《沁園春·雪》中既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歌頌了英雄輩出的歷史的詩句是:“
。”
第五冊
18.《最先與最后》一文中,魯迅認為未來中國的棟梁是“ ”和 “ ”這兩種人。
19.宗璞的《西湖的綠》一文中直接描寫荷葉“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的一句話是: 。
20.《愚公移山》中,愚公認為太行王屋二山一定能夠移走的理由是“ ”。
21.晏子認為一個地方的風氣,環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品質,他所用的論據是:“
初中語文課文理解性填空(下篇)
詩歌
1.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兩句詩與南宋文學家于天祥《過零丁洋》中的兩句“ , ”有異曲同工之妙。
2.《惠崇〈春江晚景〉》一詩中表現善于觀察的人總是能從事物細微的征兆中預知情況的變化的詩句是“ ”,而劉方平《夜月》一詩中表現人們從景物的變化中感知季節更替的詩句是“ , ”。
3.梅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歷來詠梅的詩詞很多,其中形象地寫出梅花的樹形、香氣特點,被譽為寫梅的千古絕唱的句子是“ , ”。
4.我們多引用秦韜玉的貧女中的名句“ ”來形容白白地為別人忙碌。
5.屋漏人人厭憎,但宋朝詩人曾幾的詩句“ , ”卻借“屋漏”表達了自己寬闊的胸懷。
6.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這是一條必然的規律,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名句“ ,
”形象地表達了這一哲學思想。
7.同是送別友人,詩人王維與王勃卻表達出了截然不同的情趣,王維“ ,
”兩句表達了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深情,成為了千古傳唱的名句;而王勃的名句“ , ”則表達了另一種豁達的胸襟,為人們所稱道。
8.《上邪》一詩中女主人公用“ , , , ,
”五種不可能的現象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
9.漢樂府民歌《長歌行》中“ , ”兩句形容地道出了時間一去不回的特點,從而再發出“ , ”的感慨。
10.在《行路難》一詩中,李白既用“ , ”寫出了世途的險阻,又用“ , ”表現了他追求光明的愿望,樂觀自信的態度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意志。
11.與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可憐白發生”所描繪的那種報國的雄心不已,但卻無奈地坐等到白發生的情景一樣,陸游在《訴衷情》一詞中發出了“
, ”的感慨。
12. 岳飛《滿江紅》一詞中表達他南北馳騁,轉戰沙場的詞句是: ,
”。而《木蘭詩》中“ ”兩句也表達了同樣的意趣。
13.《木蘭詩》中最能形象地表現艱苦的戰地生活的詩句是“ ,
”。而岳飛《滿江紅》一詞中最能表達戰士們奮勇作戰,誓殺敵寇的詞句是“ ”。
14.蘇軾《水調歌頭》一詞中最能表現作者豁達的胸襟的詞句是“ , ”。
15.王籍《入若耶溪》一詩中“ 兩句真切地寫出了噪靜之間的辯證關系。
16.于良史《春山夜月》一詩中“ ”一句巧妙地點出了題目中的“月”字;“ ”,一句巧妙地點出了題目中的“春”字而不含“春”字。
17.李清照用“ ”一詞形象地寫出了暮春的景象。
18.人們多用歐陽修《生查子》中的詩句“ , ”來表現情人約會時的情景。
19.古人常用“秋波”來形容美女的眼神,而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這浙東》一詞“ , ”兩句則巧妙地反用了這一類比喻。
20.李煜《虞美人》中運用夸張手法形象地抒發悲憤之情的兩個句子是: , 。
21.南宋志南和尚有兩句詩形象地寫出了春雨如酥、惠風和暢的春天美景。這兩句詩是:“ , ”。
22.我們形容新事物剛一出現,即為人們所喜愛,所關注時,常常引用楊萬里的詩句“ , ”。
23.人們歷來喜愛菊花,但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趣絕然不同,黃巢借菊花表達自己要改變不平等的黑暗社會、解救百姓的政治抱負的詩句是:“
, 。
24.一位老華僑事隔數十年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家鄉面貌煥然一新,聽到了久違的熟悉的鄉音時,不由得用賀知章的名句“ , ”抒發他內心的激動之情。
25.詩人陸游認為理論必須聯系實踐才能把事情辦成功的著名詩句是
“ , ”。
26.要寫好文章,除了必須多閱讀好的書籍外,還必須從生活悟得道理,南宋詩人朱熹的詩句“ , 很好地表達了這一道理。
27.形容一處風景無論下雨天還是晴天都景色宜人,我們常引用蘇軾的名句
“ , ”。
28.面對超級大國對我國領土的虎視眈眈,我們人人都應關心邊防,這使我們不由得用王昌齡《出塞》中的詩句“ , ”來表達我們的渴望。
29.用三句詩可以依次寫出春天來到人間時,草木生長,綠色由少而多的不同景象:
(韓愈《初春小雨》)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歐陽修《豐樂亭游春》)
30. 對于社會上一些一時得勢的不法分子,我們可以用明代民謠中諷刺嚴嵩的兩句詩“
”來表達心聲。
31.邊塞詩人岑參的詩句“ , ”把寒冷的冬天及雪景寫得富有春意,情趣盎然,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而同一詩中,作者用一句夸張
“ ”比“瀚海闌千百丈冰,愁云慘淡成里凝”更形象地寫出了北方的寒冷。
32.曹操《龜雖壽》中“ , 。 ,
”幾句詩反悔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情。
33.《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常被人用以表達人們對故土的依戀和深切懷念之情的詩句是:“
”。
34.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中《滾繡球》一折中作者借竇娥之口直斥“天地”(統治者)的句是:
。
35.浙江名校春暉中學的校名直接取自詩句“ , ”。在這一首詩中,“ , ”兩句因形象表達了深切的母愛而尤受人喜歡。
3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艷、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
37.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兩句 第一冊
1.《政論兩則》中毛澤東認為共產黨人應該實行
等中國人民的有益格言。
2.《難忘寄園情》中描繪師生在星月之下聊天長談這一情景的語句是:“ ,
, , 。”
3.孔子自謙認為自己還有“ , , ”這三件事沒做好。
第二冊
4.當我們感到前途遙遠可怕而心灰意冷的時候,《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一句話對我們會很有啟發,作者在文中說:“不要 ,而要
,
,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與末句話的意蘊相似的是陸游《游山西村》中的詩句:“ , ”。
5.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形容琵琶的演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與這保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葉君健形容梅蘭芳的演唱一句話:“
, , ,
, , ,
, 。”
6.袁枚在《大龍湫》一文中告訴我們“ ”的道理。
第三冊
7.改革開放是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前進的道路上荊棘叢生,困難重重,但正如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所說,“ ,
”,因此,我們充滿信心。
8.一副對聯“ , ”可以形象地寫出名城濟南的景色特點。
9.《口技》一文中作者直接評論口技藝人技藝高超的語句是: , ,
; , , 。”
第四冊
10.《沁園春·雪》中“ , ”這兩句化靜態為動態,描寫了我國北方壯麗的雪景。
11.《沁園春·雪》中“惜”字所領起的內容是“ 。”
12.《我愛這土地》一詩文中艾青“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內容是:
。
13.《桃花源記》中描繪桃花源內自然景色優美的句子是“
”。文中表明“桃源人”來桃源原因的句子是:
。
14.《孟子·殺人以挺與刃》中作者用“
”這組排比形象地寫出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現狀。
15.《為學》一文中直接體現“事在人為”這一思想的句子是“
”。
16.《醉翁亭記》中描寫瑯琊山四季美景的句子是:“
。
17.《沁園春·雪》中既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歌頌了英雄輩出的歷史的詩句是:“
。”
第五冊
18.《最先與最后》一文中,魯迅認為未來中國的棟梁是“ ”和 “ ”這兩種人。
19.宗璞的《西湖的綠》一文中直接描寫荷葉“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的一句話是: 。
20.《愚公移山》中,愚公認為太行王屋二山一定能夠移走的理由是“ ”。
21.晏子認為一個地方的風氣,環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品質,他所用的論據是:“
初中語文課文理解性填空(下篇)
詩歌
1.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兩句詩與南宋文學家于天祥《過零丁洋》中的兩句“ , ”有異曲同工之妙。
2.《惠崇〈春江晚景〉》一詩中表現善于觀察的人總是能從事物細微的征兆中預知情況的變化的詩句是“ ”,而劉方平《夜月》一詩中表現人們從景物的變化中感知季節更替的詩句是“ , ”。
3.梅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歷來詠梅的詩詞很多,其中形象地寫出梅花的樹形、香氣特點,被譽為寫梅的千古絕唱的句子是“ , ”。
4.我們多引用秦韜玉的貧女中的名句“ ”來形容白白地為別人忙碌。
5.屋漏人人厭憎,但宋朝詩人曾幾的詩句“ , ”卻借“屋漏”表達了自己寬闊的胸懷。
6.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這是一條必然的規律,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名句“ ,
”形象地表達了這一哲學思想。
7.同是送別友人,詩人王維與王勃卻表達出了截然不同的情趣,王維“ ,
”兩句表達了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深情,成為了千古傳唱的名句;而王勃的名句“ , ”則表達了另一種豁達的胸襟,為人們所稱道。
8.《上邪》一詩中女主人公用“ , , , ,
”五種不可能的現象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
9.漢樂府民歌《長歌行》中“ , ”兩句形容地道出了時間一去不回的特點,從而再發出“ , ”的感慨。
10.在《行路難》一詩中,李白既用“ , ”寫出了世途的險阻,又用“ , ”表現了他追求光明的愿望,樂觀自信的態度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意志。
11.與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可憐白發生”所描繪的那種報國的雄心不已,但卻無奈地坐等到白發生的情景一樣,陸游在《訴衷情》一詞中發出了“
, ”的感慨。
12. 岳飛《滿江紅》一詞中表達他南北馳騁,轉戰沙場的詞句是: ,
”。而《木蘭詩》中“ ”兩句也表達了同樣的意趣。
13.《木蘭詩》中最能形象地表現艱苦的戰地生活的詩句是“ ,
”。而岳飛《滿江紅》一詞中最能表達戰士們奮勇作戰,誓殺敵寇的詞句是“ ”。
14.蘇軾《水調歌頭》一詞中最能表現作者豁達的胸襟的詞句是“ , ”。
15.王籍《入若耶溪》一詩中“ 兩句真切地寫出了噪靜之間的辯證關系。
16.于良史《春山夜月》一詩中“ ”一句巧妙地點出了題目中的“月”字;“ ”,一句巧妙地點出了題目中的“春”字而不含“春”字。
17.李清照用“ ”一詞形象地寫出了暮春的景象。
18.人們多用歐陽修《生查子》中的詩句“ , ”來表現情人約會時的情景。
19.古人常用“秋波”來形容美女的眼神,而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這浙東》一詞“ , ”兩句則巧妙地反用了這一類比喻。
20.李煜《虞美人》中運用夸張手法形象地抒發悲憤之情的兩個句子是: , 。
21.南宋志南和尚有兩句詩形象地寫出了春雨如酥、惠風和暢的春天美景。這兩句詩是:“ , ”。
22.我們形容新事物剛一出現,即為人們所喜愛,所關注時,常常引用楊萬里的詩句“ , ”。
23.人們歷來喜愛菊花,但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趣絕然不同,黃巢借菊花表達自己要改變不平等的黑暗社會、解救百姓的政治抱負的詩句是:“
, 。
24.一位老華僑事隔數十年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家鄉面貌煥然一新,聽到了久違的熟悉的鄉音時,不由得用賀知章的名句“ , ”抒發他內心的激動之情。
25.詩人陸游認為理論必須聯系實踐才能把事情辦成功的著名詩句是
“ , ”。
26.要寫好文章,除了必須多閱讀好的書籍外,還必須從生活悟得道理,南宋詩人朱熹的詩句“ , 很好地表達了這一道理。
27.形容一處風景無論下雨天還是晴天都景色宜人,我們常引用蘇軾的名句
“ , ”。
28.面對超級大國對我國領土的虎視眈眈,我們人人都應關心邊防,這使我們不由得用王昌齡《出塞》中的詩句“ , ”來表達我們的渴望。
29.用三句詩可以依次寫出春天來到人間時,草木生長,綠色由少而多的不同景象:
(韓愈《初春小雨》)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歐陽修《豐樂亭游春》)
30. 對于社會上一些一時得勢的不法分子,我們可以用明代民謠中諷刺嚴嵩的兩句詩“
”來表達心聲。
31.邊塞詩人岑參的詩句“ , ”把寒冷的冬天及雪景寫得富有春意,情趣盎然,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而同一詩中,作者用一句夸張
“ ”比“瀚海闌千百丈冰,愁云慘淡成里凝”更形象地寫出了北方的寒冷。
32.曹操《龜雖壽》中“ , 。 ,
”幾句詩反悔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情。
33.《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常被人用以表達人們對故土的依戀和深切懷念之情的詩句是:“
”。
34.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中《滾繡球》一折中作者借竇娥之口直斥“天地”(統治者)的句是:
。
35.浙江名校春暉中學的校名直接取自詩句“ , ”。在這一首詩中,“ , ”兩句因形象表達了深切的母愛而尤受人喜歡。
3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艷、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
37.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兩句
查看全文:https://www.thn21.com/teach/1757.html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