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1-10-29 15:31:18
讀諺語,解釋物態變化
1、下雪天,高山氣溫低于山下平地氣溫,下到高山的雪不易熔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時熔化。所以同樣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的結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氣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形成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2、缸中的水由于蒸發,水面以下部分溫度比空氣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缸的外表面就產生了液化現象,水珠附著在水缸外面。睛天時由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少,雖然水蒸氣也會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發了,不能形成水珠。如果空氣潮濕,水蒸發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現了,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當然不用挑水澆地了。
3、因為燒水時水中的氣泡上升會發出響聲,氣泡上升得越快,發出的響聲越大,氣泡上升的快慢與水壺底部的水和表面的水的溫差有關,溫差越大,氣泡上升越快。開始燒水時,接觸壺底的水溫度較高,表面的水溫度較低,溫差較大,氣泡上升快,故“響水不開”。當水沸騰時,壺底的水與表面的水溫度基本相等,水中的氣泡上升變慢,故“開水不響”
4、結冰是水的凝固現象,水的溫度在0℃—4℃之間是反常膨脹,即熱縮冷脹。冬天,當氣溫下降時,上層河水的溫度較低,密度較大,就要下沉,河底水的溫度高,密度較小,就要上升,形成對流,使全部河水不斷冷卻。當整個河水的溫度都降到4℃時,對流就停止了。氣溫繼續下降時,上層河水的溫度繼續下降,河底水的溫度仍保持4℃。當上層的河水溫度降到0℃并繼續放熱時,河面開始結冰。從這以后,由于水和冰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輻射,因此,熱傳遞的三種方式都不易進行,冰下的水放熱極為緩慢,結成厚厚的冰需要時間很長,所以才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說法。
5、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或小水珠凝固而形成的,由于凝華和凝固都是放熱過程,所以感覺不冷,而雪熔化是吸熱過程,所以感覺冷。
6、霜的形成是凝華過程,而凝華是一個放熱過程,所以霜前的氣溫要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才能放熱而凝華形成霜;下雪后,在雪的熔化或升華過程中都要吸收大量的熱,所以下雪后,室外的氣溫會很低
相關推薦:
2022年中考體育考核注意事項及訓練方法匯總
2022年中考各學科知識點及考點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