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12-02 19:56:45
1.定義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將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事物。常是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為人所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令人生疏的事物。
2.三個要素
(1)本體:被比方的事物;
(2)喻體:用來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詞:用來表示比喻關系的詞。
3.常見比喻詞
像、好像、若、似、似的、好似、恰似、如、猶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樣、成了、是、變成等。
4.典型例句
(1)云彩好似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地飄浮在空中。
(2)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3)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02
擬 人
1.定義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
2.表達效果
賦予事物以人類的行為特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讓讀者對所描寫的事物感到親近,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3.典型例句
(1)錄音機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
(2)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3)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03
排 比
1.定義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2.表達效果
(1)用排比來說理,可起到條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
總之,排比的行文有節奏感,瑯瑯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
(1)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3)他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這樣堅韌和剛強,他的氣質是這樣的淳樸和謙遜,他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04
夸 張
1.定義
夸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縮小。要注意的是,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地描述,但不是毫無邊際、沒有原則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地擴大或縮小。
2.三個要素
(1)擴大夸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縮小夸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3)超前夸張: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3.典型例句
(1)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了。
(2)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3)十幾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05
借 代
1.定義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系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2.表達效果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的作用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典型例句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3)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
06
對 偶
1.定義
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表達效果
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于記憶。
3.典型例句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2)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3)踏遍萬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07
設 問
1.定義
說話、寫文章時,為了強調自己的看法或結論,有時先提一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2.表達效果
引起讀者思考,也可以突出某些重點內容。
3.典型例句
(1)她敢從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3)幸福生活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我們的雙手創造的!
08
反 問
1.定義
反問就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中。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
2.表達效果
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確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余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3.典型例句
(1)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2)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3)你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會做嗎?
練 習 鞏 固
1.閱讀下面語段,找出表述有誤的一項( )
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并沒有讀懂它;而當我們能夠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這首詩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這段不可復制的旅途當中,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它是迷茫的、孤獨的、不安的,還是歡騰的、熾熱的、激越的,它(▲)是最閃亮的日子。
雨果曾經說,誰虛度了年華,青春就將褪色。是的,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不是用來揮霍的。只有這樣,當有一天我們回首來時路,和那個站在最絢爛的驕陽下曾經青春的自己告別的時候,我們才可能說,謝謝你,再見。
A.結尾處“謝謝你,再見”中的“你”指的是“那個站在最絢爛的驕陽下曾經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這段不可復制的旅途當中,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這句話中的“那么美好”和“獨一無二”兩個短語結構一致。
C.文中括號內可填入的關聯詞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并沒有讀懂它;而當我們能夠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這首詩的名字叫青春”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2.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這種年輕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國留學生頭頂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為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只,一個個面影。
3.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不應該對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濫加粗暴的不講理的非議。(這個句子的謂語是“濫加”)
B.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但是堅固穩定,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這句話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那樹雖老但枝繁葉茂的狀態)
C.“狂瀾” “沉湎” “鞠躬盡瘁” “嘔心瀝血”(這四個詞感情色彩相同)
D.防止校園欺凌事件不再發生,不讓戾氣彌漫整個校園,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領域齊心協力(這個句子是個病句,否定不當)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對偶、借代)
B.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比喻、擬人)
C.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設問)
D.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排比、反復)
【答案】
5.閱讀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屋子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換。每一個舞姿使是人顫lì( ),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劃線句子。
(3)寫一段話,描寫你熟悉的某個場景。(要求:運用劃線句子的修辭方法;50字左右)
6.閱讀語段,仿照前后文,在橫線上續寫幾句話,使之構成排比。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狀態也不相同:春天(1) , , ;夏天驕陽似火,蛙鳴蟲唱,是生命的張揚;秋天(2) , , ;冬天落雪無聲,閑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靜。
1.B
【解析】“那么美好”和“獨一無二”分別是偏正短語和并列短語,結構不一致,錯誤。
2.A
【解析】B項運用暗喻,本體是頭上高高聳起的部分(或頭頂盤著的大辮子和上面的制帽),喻體是富士山,當然,本句也有夸張成分;C項運用比擬(擬物),把“失敗”比喻為“尼龍繩子”可以接起來,比喻為“金屬梯子”可以焊上去;D項運用排比,三個相同句式。
3.C
【解析】C項中的“沉湎”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自拔,表達消極的感情色彩,是貶義詞,其余幾個都是褒義詞。
4.B
【解析】“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是擬人,但沒有比喻。
5.
(1)栗
(2)句子運用了排比及擬人的手法,體現了安塞腰鼓的動態美,形象地表現了安賽腰鼓的藝術美。
(3)參考示例:看那風中的樹木,時而如戰士匍伏前進,時而像詩人仰天長嘆,時而如畫家凝神聚力,時而變換的姿式都令人感到一種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6.
參考示例:
(1)風和日麗 鶯飛草長 是生命的萌發
(2)金風送爽 五谷飄香 是生命的純熟
【解析】首先弄清劃線句的句式:動賓短語+并列短語+比喻句;其次確定第一、三個分句依次寫春天、秋天的季節特色;最后注意仿寫的句子與前后構成排比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