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12-02 20:29:04
一,問號
1、一般用在有疑問和反問語氣的句子后面。
例:(1)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2)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清新的詩?
2、選擇問一般只在句末打一個問號,分句中用逗號。
例:是你去,還是我去?
3、并列問要在每一個分句的后面都打問號。
例:還有沒有人民的解放?還有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4、有疑問詞,沒有疑問語氣的句末不打問號。
例: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練習:
1、這些動植物從何而來它們是曾經獨立自下而上在野外,后來才被引誘到農場里過比較安逸的生活的嗎
2、花怎么會有各種美麗鮮艷的色彩呢
3、不知道花為什么會有各種美麗鮮艷的色彩
4、就看怎樣的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
5、你忍心讓你的智慧之門關閉嗎你愿意永遠盲目地讓別人帶著你走嗎你愿意永遠只做兩腳書柜嗎
二、分號與逗號
1,并列復句間各分句的停頓,若分句較單一、簡短,中間用逗號,反之用分號。
例:(1)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
(3)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于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
2、單句排比,若排比句比較簡單并要求語氣連貫,分句間用逗號,反之用分號。
例:(1)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
練習:
1、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
2、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
3、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三,逗號與頓號
1、并列短語間用逗號,并列詞語間用頓號
例:(1),生、老、病、死,都是極普遍的人生現象,釋迦牟尼偏偏要尋根求底
(2),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3),堅決反對以強凌弱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原則,支持公道,伸張正義。
(4),要善于總結經驗,堅持真理,糾正錯誤,謙虛謹慎。
2、注意:逗號主要是表句中停頓的,這里只是講它與頓號的區別。
四,引號和所引語句后面點號的搭配
引號和所引語句后面點號的搭配可用下列方法判斷:所引用的內容前面有冒號,句后點號打在引號內;若沒有冒號,就不加標點,若要停頓,標點打在引號外。
例:1、就像達爾文說的那樣:“大自然是一有機會就要說謊的。”
2、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
3、他們就“依葫蘆畫瓢”,照樣做去。
練習:
1、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
2、我們常常聽說從實際出發這句話,這就是想和做聯結起來的一條路。
3、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語言描寫時,“說”字后面標點的變化
主要原則是:“說”在語言前,打冒號;“說”在語言中,打逗號;“說”在語言后,打句號。
例:1、孔乙己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不多不多!”孔乙己說,“多乎哉?不多也。”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說。
注意:要是一個人所說的語言。
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三,逗號與頓號
1、并列短語間用逗號,并列詞語間用頓號
例:(1),生、老、病、死,都是極普遍的人生現象,釋迦牟尼偏偏要尋根求底
(2),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3),堅決反對以強凌弱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原則,支持公道,伸張正義。
(4),要善于總結經驗,堅持真理,糾正錯誤,謙虛謹慎。
2、注意:逗號主要是表句中停頓的,這里只是講它與頓號的區別。
四,引號和所引語句后面點號的搭配
引號和所引語句后面點號的搭配可用下列方法判斷:所引用的內容前面有冒號,句后點號打在引號內;若沒有冒號,就不加標點,若要停頓,標點打在引號外。
例:1、就像達爾文說的那樣:“大自然是一有機會就要說謊的。”
2、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
3、他們就“依葫蘆畫瓢”,照樣做去。
練習:
1、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
2、我們常常聽說從實際出發這句話,這就是想和做聯結起來的一條路。
3、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語言描寫時,“說”字后面標點的變化
主要原則是:“說”在語言前,打冒號;“說”在語言中,打逗號;“說”在語言后,打句號。
例:1、孔乙己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不多不多!”孔乙己說,“多乎哉?不多也。”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說。
注意:要是一個人所說的語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