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12-18 13:02:14
火眼金睛
1、空氣中含量最多,化學性質又不活潑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2、最早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 B、湯姆遜 C、普利斯特里 D、舍勒
3、節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內填充的氣體是下列哪一種( )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4、空氣污染指數(Air Pollution Index,簡稱API)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單一的數值形式,并分級表示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下列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顆粒物 D、臭氧
5、二氧化錳在雙氧水分解制取氧氣的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增加氧氣的質量B、節省雙氧水的質量
C、提高氧氣的質量D、使雙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氣
6、上海天原化工廠目前生產的液氯含氯99.9%,含水分少于0.05%,在化工生產中這種液氯可看作 ( )
A、純凈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7、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
A、碳 B、硫 C、鐵 D、磷
8、化學反應是一把雙仞劍,它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也有弊,下列化學反應對人類有弊的是( )
A、提高生活質量 B、“勇氣號”登上火星
C、破壞大氣成分 D、消除污染,改善環境
9、下列物質之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氧化鋁 D、鋁箔
10、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本質特征是( )
A、顏色發生變化 B、放熱 C、有氣體放出 D、有新物質生成
1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理是( )
A.利用不漏氣裝置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有空氣從導管口逸出
B.手握試管,試驗容器溫度
C.塞緊帶導管的膠塞,即可保證氣密性
D.把導管的一端正浸在水里,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12、下列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是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硫黃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氧氣中燃燒
C、氧化汞受熱分解 D、鐵在氧氣中燃燒
13、下列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動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爛 C、酒和醋的釀造 D、燃燒
14、用雙氧水制氧氣時,錯把高錳酸鉀當二氧化錳混入,其結果是( )
A、速率加快,生成氧氣量不變 B、速率不變
C、生成氧氣的質量不變 D、不生成氧氣
15、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工業上制氧氣是利用了氧氣的化學性質
B、氧氣具有可燃性
C、物質跟氧氣發生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D、相同情況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
畫龍點睛
1、空氣中按體積分數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它約占空氣體積的 ,能支持燃燒的氣體是 ,它約占空氣體積的 。
2、現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紅磷④鋁箔⑤蠟燭,五種物質分別在氧氣中燃燒,用序號回答下列問題:
⑴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是 ;
⑵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
⑶放出大量熱,產生耀眼白光的是 ;
⑷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⑸生成的氣體會污染空氣的是 ;
⑹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3、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 ,若木條 ,說明已滿。
4、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指出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
① 紅磷燃燒 ,;
② 加熱高錳酸鉀 ,;
③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④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
5、空氣中的在電光源中應用廣泛,空氣中的可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語言表達
1、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可以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氧氣的這一特性,使氧氣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也正是由于氧氣的這一性質,人們為了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在某些情況下,要使物質與氧氣隔絕。請你從以上兩個方面各舉兩個例子予以說明。
應用氧氣:① ,②。
隔絕氧氣:① ,②。
2、2005年6月5日是第三十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05年的環境日的主題定為“讓世界充滿生機”。作為地球村的村民你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采取的具體行動是:(與化學知識有關)
3、在商店購買燈泡時,可發現燈泡內部的燈絲支架上附著少量紅色物質──紅磷,其作用是什么?寫出有關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看誰連的快
請根據現有知識在最短的時間里,將Ⅰ與Ⅱ欄中相互有聯系的內容用直線連接起來,看誰連的又快又準!
Ⅰ欄 Ⅱ欄
A.大氣中CO2含量增大 a.白色污染
B.阻止污染,對環境友好 b.綠色化學
C.廢塑料袋、泡沫塑料制品對環境的危害 c.溫室效應
D.可吸入顆粒物、SO2 d.臭氧空洞
E.氫氣 e.空氣質量預報
F.含氟化合物 f. 無污染能源
看誰裝的快
提供儀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足夠)、單孔膠塞、雙孔膠塞、導管、集氣瓶、水槽、毛玻璃片、酒精燈。
藥品:雙氧水、二氧化錳、高錳酸鉀
將同學們分成幾組,每一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制取氧氣的比賽,優勝者會榮獲“制氧小能手”稱號。(要求:只制取兩瓶氧氣;比賽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實驗探究
1、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右下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 (1)實驗時,燃燒匙里為什么要盛過量的紅磷?
(2)這個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的結論外,還可以得出有關氮氣性質的哪些結論?
2、某同學可如右圖所示裝置粗略的測定空氣中
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燒杯上方玻璃管(預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動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氣和足量白磷(白磷著火點低,約40 ℃),右端跟空氣相通,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5 cm處。 ①向燒杯內加入適量水,與生石灰反應的目的是 。
②可以觀察到玻璃管內開始發生的現象:
白磷(足量);活塞向(填左或右)移動。
實驗結束后,恢復至常溫,活塞應停在約cm處,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和瑞利教授一起做實驗
19世紀末,科學家瑞利通過如下兩種實驗方法制得氮氣,并測定其密度,從而導致了科學上的某項重大發現。請你參與他的科學發現過程,填寫如下空格:
實驗一: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
實驗步驟
解釋或結論
(1)將清新潔凈的空氣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通過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通過濃硫酸的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
(2)將氣體通過能氧氣反應的物質(瑞利教授提醒你:反應不能生成新的氣體)
除去空氣中的氧氣。
(3)收集氣體,并測定該氣體的密度
密度為1.2 572 g/升
實驗二: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反應制取氮氣,同時還生成了氯化鈉和一種最常見的溶劑。測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氣密度為1.2 508 g/升。
由以上兩個實驗測出的氮氣密度不一樣,請簡述原因:。
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點第三位數的差別,得到啟發從而有重大的發現,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此內容來自【求學網】,原文鏈接:https://huaxue.7139.com/4919/27/24803.html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