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2-19 20:46:17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生物教學論文
讓學生動起來
摘要:“活動化教學”具有源遠流長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大都冠以“課外”前提。如何在生物學科課堂教學中開展活動化教學,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同時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從而激發了學生主體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我校生物科組教師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與實踐,通過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抓住活動中的“動點”,設計好“動法”,“激活”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 課堂 活動化教學 動點 動法 存在問題
1、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的必要性
“活動教學”具有源遠流長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國外早期可追溯到盧梭的“自然教育論”以及后來杜威提出的“學校及生活”、“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國內從兩千多年前荀子的“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都十分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動起來,讓教與學達到最好效果。
我國的活動教學先后在課外活動、活動課、活動、活動類課程、科學探究課、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等活動課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和發展。但在具體學科教學過程中,這方面的研究比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生動活潑地去探索,積極熱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國義務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倡導探究性學習,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充分調動、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成為本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學習方式的轉變離不開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必須實現三大轉變: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從以知識量為目標,講授為基本方法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以能力為目標,以活動為基本方法,集中表現為“做中學”的開放式教學;教師的角色也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實現上述三個轉變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將“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因此,“活動化教學”是實施新課程學科課堂教學較為適宜的教學方式。
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也是生物學科本身教學特點的需要。生物學本身就是一們實驗性科學,大量的實驗、觀察、操作、思考、探究,討論意味著生物學習過程的活動性,學生要獲得生物學知識,既要動手,還要動腦。活動寓生物學知識于學習,探究于游戲之中,既體現生物學知識的科學性,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故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
2.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的研究實施
談到“活動”,人們普遍想到學科課堂以外,冠以“課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課堂中活動,為了趕進度,許多學校也多是延續到課外,學生自行開展,教學質量難以控制。我們應該讓生物課堂教學也“活動”起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化研究,讓學生用“動”的方法學習,在“動”中學,解放學生頭腦、雙手、眼睛、思維、空間,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體的課堂。那么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我校生物科組教師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認為,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關鍵是: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動中的“動點”,設計好“動法”,“激活”學生。
2.1尋找“動點”
2.1.1 “科學、人文”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動點”。
“科學、人文”的學習氛圍即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是主體發展的前提。讓學生享受到學習快樂,從而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激發學生“動點”。如在探究《人的反應速度》時,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拋接硬幣,一個、兩個、三個,其中我有成功、也偶爾有失敗。成功時,同學們為我鼓掌,失敗為我嘆息。此時,師生的關系已經拉近,在不知不覺中已激發了學生“動點”,當我剛停下,許多同學爭著“試一試”。當即請兩位同學上臺比賽。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此時自然引出課題,再順勢啟發:反應速度還與哪些因素有關?你想探究反應速度在哪方面的問題?學生:“反應速度與人的性別有沒有關?”“反應速度與人的高矮有沒有關?”“反應速度與人的注意力有關嗎?”“反應速度與心理素質有關?”“反應速度與手指長短有沒有關?”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個不同的問題。人文、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放飛學生心靈,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極大發展。緊接著我鼓勵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定探究課題,設計實驗方案,開展探究實驗。整節課大家在快樂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2.1.2 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動點”
學生的生活與經驗是接受教育、學習理解的基礎,所以,要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經驗來學習,使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生活中的科學。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生物知識,學會生活。如在講《鳥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特點》時,折紙飛機是大家從小就玩的游戲,但要折得好,飛得遠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課堂上通過折紙飛機比賽,看誰的紙飛機飛的最高最遠,研究分析飛得高遠的原因:紙材質輕還是重;紙大小;飛機翅膀大或小;機頭折法……最后引導得出紙飛機要飛得遠,必須解決“三個力”:重力、阻力、動力。那“鳥是怎樣解決空中飛行的這三個力?”引導大家分析討論課本中資料,總結得出鳥適于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水到渠成。又如許多同學家養有寵物,如何解決寵物隨地大小便?同學們根據經驗,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法,促進了對條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學生關注和社會正發生的熱點問題,學習相關的知識,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奮性、激發“動點”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國非典的流行為我們在講初中生物傳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總之,現實生活為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了最豐富的活動內容。只要留心,你就會發現無處不有豐富的教育環境與教育資源。
2.1.3 創設生動的教學活動情景,激發“動點”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使創設的教學活動情景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創造性,活動中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節課,我會更改電腦桌面背景,將生物科技成果與生物科學家作為桌面,通過猜一猜、聽一聽、講一講,動一動活動,極大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發很多疑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也真正活起來。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媒體資源,教師課前收集大量科技錄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試管嬰兒、吸煙、吸毒的危害、人體奧秘等等,穿插在相關的課堂教學中,也為生物活動教學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了條件。
2.2 設計“動法”
初中生物課堂活動教學旨在讓學生生動活潑、愉快學習,德、智、體協調發展。根據初中生物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主要設計以下幾類活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