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3-16 22:23:46
政治、經濟、思想
近代中國
11、近代列強侵華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軍事侵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②政治侵略:通過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辛丑條約》(1901年)等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③經濟侵略: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賠款、設廠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傳入中國,泯滅中國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領土主權破壞: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大片領土,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破壞:列強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喪失、獲得在華駐兵權。
②經濟上: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傾銷商品、掠奪中國原料,輸出資本,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③文化上,毀滅中華文明遺產,如火燒圓明園。
④列強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還瘋狂掠奪中國人民的財產和國家財富。
12、農民階級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中的特點
(1)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
①含義:受地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現:太平天國運動首次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務,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基礎;義和團運動打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美夢。
(2)農民階級具有落后性
①含義:由于農民小生產者的階級局限性,難以提出科學合理的革命綱領以指導其革命。
②表現:《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資政新篇》的不切實際性;“扶清滅洋”口號的盲目排外性。
13、“六個第一”巧記辛亥革命
(1)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
(2)第一次提出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
(3)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4)頒布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6)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歷史巨變,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的探索特點
(1)從最高綱領到最低綱領(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
(2)從以城市為中心到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國共十年對峙)。
(3)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展抗日戰爭)。
(4)從農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戰爭)。
15、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認識
(1)三次發展機遇:
甲午戰爭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放松。
(2)四個原因:
商品經濟的發展、外國侵略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國民政府的政策。
(3)五個發展階段:
“春”:甲午戰后的初步發展和一戰期間的“短暫春天”;
“夏”:1927~1936年國民政府統治前期的較快發展;
“秋”:抗戰時期遭到沉重打擊;
“冬”:解放戰爭時期陷入絕境;
“新生”: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
(4)分布結構:
“弓箭”結構——主要分布在自然經濟解體程度比較高的沿江、沿海地區。
(5)兩個影響:
一是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進步;
二是為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思想進步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經濟和階級基礎。
(6)三個障礙: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封建勢力、官僚資本主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
16、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的認識
(1)一條主線: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和近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變化而變遷。
(2)兩個方面:
一是社會物質生活的變遷;
二是生活風俗習慣的變化。
(3)三大因素影響:
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會近代化最早的發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經通商口岸逐漸向中國內地輻射;
二是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近代物質生活和風俗的變遷提供了物質基礎;
三是維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政治思想運動的推動。
(4)四大表現:
一是社會物質生活方面,即服飾、飲食、住宅的變化;
二是社會風俗和思想觀念方面,即婚喪嫁娶、社會禮儀的變化;
三是交通、通訊工具的變化;
四是大眾傳媒的變化。
(5)結論: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是伴隨著西方入侵、西方的社會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變化的,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認識
(1)一個主題: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之路。
(2)兩個特點:向西方學習的層次不斷深入,逐漸突破封建思想束縛,中國人思想不斷得到解放;先進理論在革命實踐中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發展。
(3)三個層面:器物層次——制度層次——思想文化層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