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5-26 21:37:01
中國現當代文學:魯迅作品分析
魯迅偉大的奠基石
一、魯迅生平
在講到生平時強調一下,學員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作家生平的理解和掌握,前面我們講到三步閱讀法,第二步回到歷史現場,很重要的一個歷史現場就是作家的生平,所以希望各位學員一定要重視作家的生平的學習,這對理解作品非常重要。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魯迅生平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童年時代接受了較為全面的傳統文化等正統、非正統和民間文化的熏陶。
◆祖父科場案是魯家家道中落,開始了避難生活,這對敏感的魯迅影響很大,清醒地認識了社會和人生的本來面目“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南京水師學堂和礦路雪堂是青年時代的魯迅受到了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這些作品提供了一個與中國傳統的奴隸哲學截然相反的自強、自立、資助的進取奮斗的人生哲學。
◆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幻燈片事件”是他強烈感到的“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把本來很關注的 “國民劣根性”的問題放在了首位,棄醫從文,認為“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啟蒙主義文學理想。
◆1908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其間“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的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的很”。就抄古碑、讀佛經,校勘自己喜愛的古籍,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中國思想史和文學史的指示,為日后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二、主要作品(小說)
魯迅主要的作品集有《吶喊》、《彷徨》還有后來的《故事新編》。
《吶喊》、《彷徨》兩部小說集書名的含義取名《吶喊》,意指作家受新文化運動的鼓舞,“有時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取名《彷徨》,魯迅在《題〈彷徨〉》一詩中有個解釋:“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這表現了作家在“五四”之后的退潮期的思想苦悶和內心寂寞,也表現了他不甘消沉的探求精神。
魯迅以自己的小說,記錄了20世紀上半葉大變動時代中國的普通民眾的精神病苦(知識分子和農民),無情的拷問了他們的靈魂,但不依拷問為目的,不鑒賞人的精神痛苦,反對一切形式的忍從,要進行“絕望的戰斗”。
魯迅作品《狂人日記》分析
根據三步閱讀法,回到歷史現場,寫《狂人日記》之前,正是魯迅苦悶的時期,是“頹唐”時期,錢玄同的鼓勵才“有時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
魯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說過:當時“大約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過的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上的知識”。
《狂人日記》不長,前面有小序,小序當中由狂人的哥哥口里說出,狂人在患病期間記下的日記,此時他候補去了,日記是由狂人的哥哥交給小序中“余”。日記共分成十三段。狂人用了“日”、“月”、時辰這些歷來帶有象征意義的東西為全篇氣氛的暗示:第一段還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的生活全是“發昏”,意識到自己“清醒”,但清醒在他人眼里是“發狂”,而且因為這種“清醒”可能招致迫害,提醒自己“須十分小心”,防范趙家的狗。第二段就“全沒月光”而“知道不妙”了,感到路人、小孩子,都想害自己,相待自己招人恨的事,踹了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薄子。第三、四兩段還知道有“早”、“晚”,寫那些對自己不懷好意的人,曾被知縣、紳士壓迫過,從狼子村告荒的佃戶口里的直大惡人被殺了吃,想到自己也會被吃,在緊張狀態下,看到“仁義道德”的歷史書里寫滿“吃人”,——一部“仁義中國史”變成了“中國吃人史”,從大哥請的何先生的醫囑“趕緊吃吧”“悟”出大哥是吃人的,自己是吃人人的弟弟。第五段對歷史上吃人的現象,大哥是贊同的。第六段就“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了,感到獅子似的兇心,兔子似的怯弱。第七段決心“勸轉”吃人的人。第八段質疑吃人的合理性。“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九段吃人的人的生存困境,“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第十段則突然成了“大清早”,與大哥理論,吃人的人,為野蠻人,便成“真的人”,就不吃人。第十一段則徹底變成“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了,妹子被吃了,吃人的人連親人都不放過。第十二段意識到自己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第十三段喊出“救救孩子”。通過上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天氣與時辰“日”、“月”、“全沒月光”、“早”、“晚”、“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大清早”、“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全是有意設置的。
在小說中,狂人的震驚性經驗有三重:(1)“仁義中國史”是“中國吃人史”(2)大哥吃人(3)我也吃人,難見真的人對歷史原罪的承擔,自己也不過是“歷史中間物”,在進化的鏈條上與“真的人”不在同等地位。
《狂人日記》的分析主要抓住狂人形象,特別是性格特征——“真狂與假狂”。
真狂:從作品中狂人的言行來看,他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懼、多疑和知覺障礙、邏輯思維不佳等特征,屬于精神病學上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如作品這樣寫道:“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這樣的以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處處可見,如果只看到這一個方面,那就很容易認為狂人是真狂了。
假狂:但是狂人的語言和心理雖然有許多錯亂和偏執的地方,卻又表現出清醒的認識、深刻的思想和驚人的洞察力。狂人從寫滿“仁義道德”幾個字的歷史字縫里所發現的吃人的本質。這段話揭開了幾千年中國封建禮教的面紗,揭露了封建禮教在精神上對人民的殘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壓迫人民的罪惡。幾千年來,敢于站出來說出這個本質的人難道不就只有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嗎?
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于向傳統挑戰的已經覺醒的知識分子的象征形象,一個敢于向現實的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征形象。
解決了狂人形象的真狂還是假狂的問題,那么,對于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與不狂”的兩重性就容易掌握。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卻是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則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的,并且被歷史所證明是正確的,只是他說出了當時的人們所不敢說或者是還沒有說出的駭人聽聞的話。
魯迅作品《阿Q正傳》分析
小說有九章,第一章寫“我”“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是因為阿Q不是不朽之人,為不朽之人立傳,有違傳統故。“名不正則言不順”,其意仍在阿Q非不朽之人,做傳的名目沒有取出來,故難下筆。阿Q由此說自己姓趙,竟招來趙太爺的“搶進”和“跳過去”。第二章阿Q名言“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么東西?”,以進城在未莊人面前“更自負”,但也“鄙薄城里人”,可是卻又被未莊人欺負,阿Q只好以“我總算被兒子打了”“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等語言來自輕自賤,不愿面對失敗,找些借口來安慰自己從而取得精神上的勝利這一心態。最后阿Q在輸錢之后“他睡著了”,說明阿Q已經徹底麻木,沒有思想了。第三章開頭的“蒙”趙太爺打了嘴巴后,覺得“趙太爺高人一籌了”,“阿Q此后倒得意了許多年”,可是阿Q的虱子比不過王胡,竟被王胡“要拉到墻上照例去碰頭”,此后又“聳了肩膀等候著”“假洋鬼子”的打,最后只好去“摩著”小尼姑頭,“呆笑著,說:”“禿兒!快回去,和尚等著你……”,此后在“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地笑”中,阿Q“十分得意地笑”。第四章“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圣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阿Q就為此被趙秀才“蓬”的一聲,敲了竹杠,地保仗勢欺人,趁人之危,狠狠的也敲了阿Q竹杠。第五章阿Q以為小D“謀了他的飯碗”和小D打了一架,“于是他決計出門求食去了”,“求食”是動物找食物的用語,可見阿Q已經落到維持動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阿Q是被迫進城的。第六章阿Q進城后,回到未莊,“他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在柜上一扔”,“扔”說明阿Q在未莊人面前顯闊。在談到城里殺革命黨的時候,“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說明阿Q不可能覺悟,麻木愚昧,只能充當無聊的看客。阿Q從中興開始走向末路。第七章“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將搭連賣給趙白眼的這一天——三更四點,有一只烏篷船到了趙府上的河埠頭。”辛亥革命紹興光復,未莊人的理解是“至于革命黨,有的說是便在這一夜進了城,個個白盔白甲:穿著崇禎皇帝的素”,說明未莊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幾百年的過去。阿Q先是對革命黨“深惡而痛絕之”,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這伙媽媽的命”,是因為阿Q身上有著狹隘保守排斥異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對變革現實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開始聽到革命時很反感,覺得與他為難,便“深惡痛絕”;可是他身上又有著盲目趨時的特點,加上他對現狀的不滿,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舉人老爺這樣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這表明他對革命態度的不穩定性,對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誤解。第八章辛亥革命紹興光復后,“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說明“革命”換湯不換藥,許多投機分子鉆進革命隊伍中,竊取了革命果實。假洋鬼子不準阿Q“革命”,假洋鬼子作為一個與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新式資產階級人物,注定與廣大人民有著天然的隔膜,沒有絲毫共同的利益。而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狀,一方面參加革命不成,就要報復,表現了他思想的狹隘;另一方面,說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經不起考驗,因為他對于革命的認識根本就不明確。第九章趙家遭搶了,未莊人既“快意”又“恐慌”,“快意”是因為未莊人平時雖說敬畏趙太爺,但作為被壓迫者,心底里還是恨趙太爺這種壓迫者,所以聽說趙家遭搶,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為對形勢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財產和生命。阿Q成為趙家遭搶替罪羊,死到臨頭的阿Q,為“畫圓圈”而苦惱,死到臨頭還不覺悟。未莊人對阿Q被槍斃的態度,說明社會是如此黑暗,國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國,何時才能得救。
阿Q形象的性格特征
阿Q性格的分析,要結合“文學人物分析法”。
阿Q是一個落后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
經濟上:沒有土地,沒有房屋,經濟上受剝削
政治上:連自己的姓名籍貫也不知道,在未莊也只算得上一個末流的農村流浪漢,政治上受到壓迫,沒有權利,沒有地位。
精神上:精神上毒害,如女性觀
阿Q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勝利法”
“精神勝利法”的定義;在現實的失敗面前,不改正視,不愿承認,更不去總結教訓,而是以自己假勝利來欺騙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虛假勝利中的陶醉去欺騙別人。
“精神勝利法”的表現;如自輕自賤、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者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
他不愿意承認這個現實,不但在和別人口角的時候,瞪著眼睛道:“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么東西!”而且,“又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于對于兩位;‘文童’也有以為不值一笑的神情。”這種不承認主義即使是一些小事上,也有著非常鮮明的表現。他頭上有幾處癩瘡疤,本來這是“最惱人的”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為不足貴的,因為他忌說‘癩’以及一切近于‘賴’的音,后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后來,連‘燈’‘燭’都諱了”。由于他的挑釁或自己的主動出擊,總是吃虧的多,所以,他時常改變策略,諸如采用怒目主義之類,但最終,仍然只能為了求得精神上的勝利而已。誰要說“亮起來了”,他便以“你還不配!”來作為還擊和報復,并因此真的覺得癩頭瘡也是一種“高尚和光彩奪目的癩頭瘡”了。挨了打,便在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于是就心滿意足地得勝了。即使是自己也發現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也有辦法解脫:“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人’。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你算是什么東西呢’!”
“精神勝利法”的實質;作為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特征,通常是那些需要勝利而又無法取得勝利的人用以維持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種“騙術”,所以,常常是最為明顯地表現在正在走向沒落的統治階級的精神狀態中。
“精神勝利法”的產生;是被統治者受統治階級思想影響的結果。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封建階級以這種精神上虛假勝利來掩蓋在現實中對于帝國主義列強的失敗的病態精神。有三個方面具體的原因:(1)由于封建階級的殘酷壓迫。農民從一次次造反的失敗中,錯誤地得出了造反沒有出路的教訓,而不造反又難以忍受現實生活,于是,便只好尋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神拜佛,寄希望于來世(2)由于自然經濟的閉塞環境。農民在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生活中,稍有滿足便夜郎自大,盲自排外(3)由于以封建家長制為特征的家庭生活。農民在家長制的家庭中,只要是一家之長,無論家庭規模大小、社會地位高低,都有其絕對的權威。所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壓,就越是在家庭里稱王稱霸。社會地位的卑賤,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嚴所抵消。
“精神勝利法”的普遍意義;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弱者的典型思想和精神,并非阿Q所獨有,也并非農民所獨有,而且,更嚴重地存在于被帝國主義列強所凌辱的半殖民地的封建統治階級之中。而阿Q的“精神勝利法”作為一種以主觀唯心主義為特征的思想,也并非中國所獨有,而且,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都具有普遍的意義。這也正是阿Q形象的典型意義之所在。
阿Q的性格特征中另一個重要的特征是革命
阿Q的革命卻是典型的農民自發革命。作者通過阿Q的想象,生動準確地描繪了阿Q心中的革命:……直走進去打開箱子來:元寶,洋錢,洋紗衫,……秀才娘子的一張寧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擺了錢家的桌奇,——或者也就用趙家的罷。自己是不動手的了,叫小D來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趙司晨的妹子真丑。鄒七嫂的女兒過幾年再說。假洋鬼子的老婆會和沒辮子的男子睡覺,嚇,不是好東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吳媽長久不見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腳太大。
這就是阿Q的革命,這也是中國國民性的另一種表現形態。
阿Q的革命要求正是愚昧落后的農民走向覺醒的開始。中國的農民革命,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但是成功了的農民便又做了皇帝,改變的只是自己和少數人的社會地位,而不是封建思想。從舊皇帝到新皇帝,只是姓氏的改換,其思想傳統仍是一脈相承的。這便是中國的社會不能進步,封建統治可以延續幾千年的一個根本原因。魯迅正是通過阿Q的革命,對這一原因進行了揭示和批判。
對于阿Q來說,他的革命是失敗的。因為辛亥革命并不是農民的革命。在當時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不但絕大多數農民仍然是麻木的,無動于衷的,而且,即使有少數最下層、最迫于改變自己地位的農民要求參加革命,也由于資產階級的反對和地主階級的報復,而被拒之門外,甚至遭到殺害。所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阿Q越是起勁地進行革命,便越是加速了他的死期的到來。在這個意義上,阿Q的被殺,是作者對辛亥革命的一種批評,也是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精辟揭示。
阿Q形象的意義
魯迅對于阿Q悲劇的描寫,除了從中國革命的高度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等重大成就之外,仍然沒有放松對于國民性的揭露和批判。在作品的最后部分“大團圓”這一章,不僅通過阿Q“無師自通”地喊出了“過了二年又是一個……”的豪言壯語,讓阿Q的“精神勝利法”得到了最后一次表現的機會,而且,還通過未莊的和城里的眾多的“看客”因為沒有聽到阿Q唱戲文的遺憾,深刻而沉重地表現了人們的麻木,表現了辛亥革命爆發后社會仍然存在著的死寂和黑暗。
魯迅作品《祝福》分析
《祝福》這部作品很多學員都學過,今天的講授想提供給大家一種角度,希望大家運用“三步閱讀法”去分析,這個角度就是知識分子的角度。
我先講一下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那里,但“知識分子”一詞真正的出現卻是十九世紀在的俄國。是特指那些帶有十分突出的反傳統的批判精神的知識者。它的另一個來源是法國,源于1894年法國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這個事件中,以左拉等一批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挺身而出為遭受誣陷的德雷福斯辯護,標志著法國知識分子的誕生。左拉并于1898年發表了著名的《我控訴》,這篇文章被稱為“知識分子宣言”。顯示了知識分子參與社會、參與世道人心,致力于人類良心的精神力量。知識分子是社會良心的代表,他們不以狹隘的專業為思想的界限,不將職業作為自己的“稻糧謀”。以一種廣泛的“業余”態度看整個社會的發展,不為任何利益或獎賞所動,只是為了發自內心的不可抑制的興趣,關注遠大的價值景象,超越各種人為的界限和思想障礙,對人類發展的新征兆和危機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有這樣,知識分子才能以一種反抗的姿態使自己成為社會苦難的思考者,并以這種對抗性思考和對危機的普遍揭露作為自己存在的基本特征。
在《祝福》這部作品中,有一個人物“我”。“我”無疑是一個知識分子,而且是“五四”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們具有較為鮮明的啟蒙精神,他們以科學、民主為武器,抨擊傳統的封建思想,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主動承擔起歷史責任,走在歷史的前列。《祝福》這部作品中的“我”,就是一個這樣的知識分子,他走出魯鎮,走向廣闊的天地。但是隨著“五四”的退潮,“我”又回到故鄉,說明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并沒有真正的尋找到救國救民的真理,反而在時代的大潮中,希望漸漸沒落。祥林嫂的悲劇除了魯四老爺、柳媽以及魯鎮的所有人以外,“我”實際上也應該承擔祥林嫂的悲劇的責任,這個責任不是“我”一個個體的人責任,而是作為一個“五四”知識分子的責任。祥林嫂的悲劇的普遍意義也說明知識分子的時代局限性。所以各位學員要站在一個較高的時代的角度,回到“五四”的歷史現場,充分的理解知識分子,理解祥林嫂的悲劇帶給知識分子的思考。
相關推薦: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