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0-06 13:12:57
臘八詩詞:
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賦詩作詞,誦詠臘八節日,臘八節的粥食、習俗、寒風、臘梅、飄雪、火光,諸多年俗風物都成了人們詩歌吟誦的對象。以其詩文,感發人的性情,承遞傳統的文化。
臘八詩,寫得最好的應是唐·杜甫的《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杜甫《臘日》中的“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記錄的就是皇帝的賞賜品,以及用來盛裝的名貴器具。
《十二月》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詩人李賀的這首《十二月》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年終歲尾大地漸暖,依稀冒出了一點初春的苗頭,尚未完全融化的薄薄的冰霜掛在枝下,垂垂欲下,陽光正在排走冬日的嚴寒,令人舒適。冬春更替萬物生,李賀筆下的臘八節充滿了生機。
喝臘八粥,是臘日的重要習俗,所以,古詩中寫臘八粥的不少。傳說臘八粥,源于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但在中國,臘日普遍喝臘八粥,卻是在北宋,此后歷代沿之。
宋·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其中的“佛粥”就是臘八粥。喝臘八粥,至清朝,為最盛。
清·道光帝《臘八粥》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詩,極盡筆力,寫了臘八粥的做法,及臘八“賜粥”,和皇家喝臘八粥時的盛況。
沈從文筆下的臘八節多了些搖曳生姿、楚楚可愛,他在《臘八粥》一文中寫道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細品之間,猶如緩緩展開一幅充滿鄉村生活氣息的畫卷,置身于童年的臘八節,歡聲笑語躍然紙上,賦予了這個節日獨有的況味。細細品味、慢慢欣賞,足以讓人人回味無窮。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