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14 19:27:08
在初中階段,雖說化學的學習難度不大,所主要的就是考察孩子們對于課本上知識的一個掌握情況,但是對于有的同學來講,知識點多,難以記憶,不明白哪些是我們考試的重點。額,給你發點知識點吧。我也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總之不要懶。這些學會了應該行了。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7.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8.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一變二不變)
9.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10.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他為溶質。)
11.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12.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錳):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14.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15.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二、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
氮氣占78%, 氧氣占21%, 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氣體與雜質占0.03% 。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質 。
3.其他常見氣體的化學式
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一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
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
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
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
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常見化合價口訣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莫忘單質永為零。
SO42-、CO32-負二價,NO3-、OH-負一價,還有NH4+正一價。
二、化學之最
三、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
(二)常見沉淀
白色:BaSO4、AgCl、BaCO3、CaCO3、Mg(OH)2、Al(OH)3、Ag2CO3、Fe(OH)2
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
——其中AgCl、BaSO4不溶于酸!!!
(三)有色溶液
藍色(含有Cu2+的溶液):CuCl2、Cu(NO3)2、CuSO4
淺綠色(含有Fe2+的溶液):FeCl2、Fe(NO3)2、FeSO4
棕黃色(含有Fe3+的溶液):FeCl3、Fe(NO3)3、Fe(SO4)3
紫色:石蕊溶液、KMnO4溶液
四、常見物質的名稱、俗稱、化學式
五、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六、常用計算公式
七、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表(室溫)
注:“不”:不溶于水(溶解度小于0.01g,幾乎可以看成不溶,但實際溶解了極少量,絕對不溶于水的物質幾乎沒有);“微”:微溶于水(溶解度0.01g~1g);“溶”:該物質可溶于水(溶解度大于1g);“揮”:易揮發或易分解;“—”:該物質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
八、酸堿鹽溶解性口訣
酸易溶于水,初中酸全溶。
堿中溶五位,鉀、鈉、氨(水)、鈣、鋇都可溶,(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氨水NH3·H2O、氫氧化鋇Ba(OH)2)
微溶只需記住鈣。(氫氧化鈣Ca(OH)2微溶)
可溶鹽,鉀鈉銨、硝酸鹽,全盤端。
鹽酸鹽(Cl-),銀靠邊。(鹽酸鹽里除氯化銀AgCl外都溶。)
硫酸鹽(SO42-),除鋇餐。(硫酸鹽中不溶的是硫酸鋇BaSO4。)
碳酸鹽,可溶的只有鉀鈉銨;(只有相應的碳酸鉀、碳酸鈉和碳酸銨可溶)
其余不溶于水,均能“溶于”酸。
九、溶液的酸堿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堿性的溶液:堿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十、氣體的檢驗
1.O2:檢驗: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氣體是氧氣。
驗滿:a排水集氣法:當有氣泡從集氣瓶口冒出來,說明氧氣已收集滿。b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把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收集滿。
2.CO2:檢驗: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CO2生成。
驗滿:將燃著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如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收集滿了。
3.H2:點燃(或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生成的氣體使無水硫酸銅變藍),淡藍色火焰,干冷的燒杯壁有水珠。
4.CH4:點燃,淡藍色火焰,干冷的燒杯照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水珠,片刻,迅速倒轉燒杯,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http://5.CO:點燃(或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藍色火焰,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6.H2O:使無水硫酸銅(白色,CuSO4)變藍(CuSO4·5H2O)。
7.N2: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木條熄滅,向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不變渾濁。
8.NH3: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9.HCl: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十一、離子的檢驗
1.H+:
①取樣,滴加石蕊試液,若溶液變紅,則樣品含酸或用pH 試紙測溶液的pH值;
②取樣,加鐵粉,若有氣泡產生,則樣品含酸;
③取樣,加氧化銅,若黑色固體被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則樣品含酸;
④取樣,加Cu(OH)2(選“NaOH 和 Cu(OH)2”中的一種)若藍色固體被溶解,則樣品含酸;
⑤取樣,加碳酸鈉溶液或碳酸鈣,若有氣泡產生,則樣品含酸;
⑥取樣,滴加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
2.OH-:
①取樣,滴加石蕊試液,若溶液變藍,則含OH-或用pH 試紙測溶液的pH 值;
①取樣,滴加酚酞,若溶液變紅,則含OH-;
②取樣,滴加硫酸銅(氯化鐵)溶液,若有藍色(紅褐色)沉淀產生,則含OH-;
③取樣,加氯化銨溶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NH3),則含OH-。
3.碳酸鹽:滴加稀鹽酸,將產生的無色無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SO42-:滴入稀鹽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酸化無現象,加入BaCl2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
5.Cl-:滴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
6.NH4+:加入強堿溶液,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試紙變藍。
7.Fe3+:滴入強堿溶液(如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8.Cu2+:①插入鐵片,鐵片表面附有紅色固體。②滴入強堿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十二、離子共存
★常見的不共存離子有:
1.相互反應生成氣體:H+和CO32-、NH4+和OH-、HCO3-和H+
2.相互反應生成沉淀:
Ag+和Cl-(白色沉淀)、Ba2+和SO42-(白色沉淀)、Ba2+和CO32-(白色沉淀)、Ca2+和CO32-(白色沉淀)、Mg2+和OH-(白色沉淀)、Al3+和OH-(白色沉淀)、
Cu2+和OH-(藍色沉淀)、Fe3+和OH-(紅褐色沉淀)
3.相互反應生成水:H+和OH-
注意:1、所有有顏色的離子都不能在無色的溶液中存在(Fe2+ 、Fe3+、Cu2+ 、MnO4_)
2、HCO3-碳酸氫根離子不能與強酸(H+)、強堿(OH-)共存。
如NaHCO3+HCl=NaCl+CO2↑+H2O(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十三、物質的鑒別
原理:根據各種物質在性質上的不同及反應現象的不同對幾種物質進行區分,其對象一般是多種物質。在試劑選擇上有自選試劑、指定試劑或不加試劑之分。
鑒別的方法
【物理方法】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放熱還是吸熱等現象鑒別。
◆ 常見物質或離子
(1)依據顏色鑒別:含Cu2+溶液顯藍色;含Fe2+溶液顯淺綠色,含Fe3+溶液顯黃色;KMnO4溶液顯紫紅色。
(2)依據氣味鑒別:SO2、NH3均有刺激性氣味。(3)依據溶解性鑒別:CaCO3不溶于水、Na2CO3溶于水。(4)依據溶解熱現象鑒別:NaOH固體溶于水放熱、NH4NO3固體溶于水吸熱、NaCl溶于水后無明顯變化。(5)依據磁性鑒別:鐵絲可以用磁鐵來吸引,而鋁絲不可以。
【化學方法】
(1)特征現象法:利用物質間物理性質(如顏色等)的不同,通過感觀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鑒別出來的物質作為試劑將剩余物質鑒別出。
(2)兩兩混合法:當無法通過物理性質入手時,可以采用兩兩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產生不同現象,便可加以區別。
(3)借助產物法:若用以上兩種方法還不能將組內的物質鑒別出來,可借用相關反應產物和酸反應加以鑒別(組內物質一般含有酸)。
常見物質的鑒別
(1)鑒別真假黃金,一般假黃金是鋅銅合金,加入稀鹽酸,如產生氣泡,為假黃金。
(2)鑒別羊毛和滌綸,常用燃燒法,羊毛和蠶絲屬于天然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燃燒時可聞到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屬于合成纖維,燃燒時有特殊氣味。
(3)有毒塑料和無毒塑料的鑒別,也可用燃燒法,無毒塑料易燃燒,冒煙,無刺激性氣味;有毒塑料不易燃燒,燃燒時冒煙,有刺激性氣味。
(4)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的鑒別,也可用燃燒法,燃燒時無刺激性氣味產生的是聚乙烯;燃燒時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的是聚氯乙烯。
(5)化肥的鑒別,可采用一觀二聞三加水四研磨的方法,由于氮肥和鉀肥都是白色的晶體,而磷肥為灰白色粉末,因此可以通過觀察顏色的方法鑒別氮肥鉀肥和磷肥。二是聞氣味,氮肥一般有刺激性氣味,而鉀肥和磷肥沒有氣體,因此可以用聞氣味的方法鑒別。三是加水溶解,氮肥和鉀肥全部都能溶于水,而磷肥大多數不溶于水,因此可用加水觀察是否溶解的方法進行鑒別。四是加熟石灰研磨,由于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加熱或研磨的條件下,會放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因此可以用此法。
比如氮肥的簡易鑒別,尿素、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這四種固體,可通過加堿的方法進行鑒別,沒有刺激性氣體產生的是尿素,有氨味產生的是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再分別滴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硫酸銨,無沉淀產生的是氯化銨、硝酸銨,再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氯化銨,無沉淀產生的是硝酸銨。至此,四種氮肥鑒別出來。
十四、物質的除雜、分離、提純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雜質易分離。(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 常用的除雜方法:
【物理方法】
1.過濾:適用于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可溶性固體與不溶性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如:粗鹽提純。
2.結晶:
(1)蒸發:適用分離溶質與溶劑,除去可揮發的雜質,從含有HCl的NaCl 溶液中分離出固體NaCl。
(2)降溫:可溶性固體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小不同,從含NaCl雜質的KNO3中提純KNO3。
【化學方法】
1.轉化法:將固、液、氣體中的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
2.沉淀法:將雜質轉變為沉淀而除去。
3.氣化法:將固、液體中的雜質轉變為氣體而除去。
4.加熱法:雜質受熱易分解,通過加熱將雜質除去。
5.溶解法:將固體中的雜質轉變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換法:類似于轉化法,選用合適的試劑將雜質置換出來而除去。
◆ 常見氣體的除雜試劑和方法歸納(括號內為雜質)
1.CO2(CO):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http://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干燥。
3.O2(HCl):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干燥。
4.CO2(HCl):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干燥。
5.H2(HCl或水蒸氣):通過裝有足量生石灰和燒堿混合固體的干燥管。
6.O2(H2O):通過濃硫酸。
◆ 常見固體除雜的試劑和方法歸納(括號內為雜質)
1.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稀鹽酸,過濾。
2.Cu(Fe2O3):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
3.CuO(Cu):在空氣中(或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4.CaCO3(CaCl2):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常見液體除雜的試劑和方法歸納(括號內為雜質)
1.NaOH溶液(Ca(OH)2):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過濾。
2.NaOH溶液(Na2CO3):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過濾。
3.NaCl溶液(Na2CO3):加入適量的鹽酸,蒸發。
4.CaCl2溶液(HCl):加入碳酸鈣粉末,充分反應,過濾。
5.CuSO4溶液(硫酸):加入過量CuO粉末充分反應,過濾。
6.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鐵粉,過濾。
十五、兩種物質反應,溶液中溶質的判斷
【溶質判斷解題思路】
(1)仔細審題,注意細節如溶液的顏色,指示劑是石蕊還是酚酞,有無沉淀,沉淀加酸是否溶解等
(2)溶質一定有可溶于水的生成物;
(3)溶質可能有可溶于水的過量的反應物之一
(4)沉淀、金屬、金屬氧化物等不溶的物質不是溶質。
(5)檢測可能有的溶質,一定要檢驗與生成物不同的那部分離子
【題型】判斷一定含有的溶質;可能含有的溶質;判斷溶質的幾種可能情況
【方法】
方法:從物質角度、或離子角度分析。
十六、廢液成分探究題
要處理實驗中的廢液,就必須研究廢液的成分。對廢液成分的研究,一般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即物質角度和離子角度。
1.從物質角度分析首要先分析混合前各實驗中發生了哪些反應,反應后一定含有哪些物質、可能含有哪些物質;再混合后可能發生哪些反應(包括各實驗中生成的物質是否會參與反應),最后結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做出合理的判斷。
2.從離子角度分析主要是從離子共存的角度分析,在混合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不反應的離子(一般Na+、K+、NO3-、Cl-等),由于廢液混合后在用量上難以確定,參加反應的離子的剩余問題無法確定,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是參加反應的離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