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2-08 13:31:29
我們對此部分內容總結如下,初二以及正在中考復習的初三同學們一定要牢固掌握:
一、“漂浮”與“懸浮”:
“漂浮”與“懸浮”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二者共同點:此時所受到的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浮力等于重力,物體都處于平衡狀態;
二者不同點:物體“漂浮”時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液面,物體“懸浮”時物體是浸沒在液面之下的!
二、“上浮”與“浮在液面”:
“上浮”與“浮在液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理概念。
物體之所以“上浮”,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從而導致物體加速向上運動的一種非平衡狀態!
物體“浮在液面”時,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此狀態是“上浮”的最終結果,即漂浮!
三、“下沉”與“沉底”:
“下沉”與“沉底”也是完全不同!
物體之所以“下沉”,是由于浮力小于重力,從而導致物體加速向下運動的一種非平衡狀態!
“下沉”的最終結果是“沉底”,物體“沉底”時受浮力、重力、容器低對物體的支持力。在這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即,如果從受力的角度來分析物體的浮沉,那么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它的浮沉取決于它所受到的浮力與重力大小關系!若浮力大于重力,則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若浮力小于重力,物體會下沉,直至沉在容器的底部;若浮力等于重力,則物體可能漂浮在液面,或者懸浮在液體中的任何一個地方。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密度的角度來分析物體的浮沉,一個密度均勻的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后,若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物體會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若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物體會下沉,直至沉在容器的底部;若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物體會懸浮在液體中的任意深度。
與之相關的一種陷阱蘊含極深題型,此類題,必須先進判斷物體的最終浮沉狀態,最終得出物體是否空心的問題,此時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物體的平均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來確定物體的浮沉!
另外,“輪船”是通過做成空心的,從而增大排開液體的體積來獲得更大的浮力的。一艘輪船,如果從海水航行到淡水中,吃水會變深,也就是排開液體的體積會變大,這是因為輪船總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此時,浮力等于重力,當液體的密度變小時,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必然會增大其排開液體的體積!
與之類似的“魚”也是通過增大或減小自身的體積從而增大或減小排開液體的體積來獲得更大或更小的浮力,從而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與之不同的是“潛水艇”,潛水艇由于無法改變自身體積,因此只能通過吸水或者排水的方式,增大了自身重力或者減小了自身重力,從而實現上浮和下潛。
當然,也可以通過改變液體的密度來控制物體的浮沉,比如說農民用“鹽水選種”,干癟不充實的種子在鹽水中所受浮力比清水中大,會漂浮在鹽水表面,顆粒充實飽滿的種子會沉在鹽水底部,從而實現選種。
綜上所述,物體的浮沉是浮力內容的第一大重要知識點,這部分內容不可以有任何閃失!每一位初中生都應該牢固掌握以上知識點,并熟練運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