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歷史知識點 > 中國古代史 > 正文

2023年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出名的10個戰爭

來源:網絡資源 2022-12-11 12:47:40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1.涿鹿之戰

戰爭時間:約5000年前

戰爭對手:炎黃部落(黃帝)VS東夷集團(蚩尤)

指揮官:黃帝、炎帝vs蚩尤

戰爭結果:炎黃部族獲得勝利,華夏集團收復中原

地點:河北張家口

涿(zhuō)鹿之戰(約4600年前),(相傳)是中國遠古時代黃帝與炎帝兩部族聯合同蚩尤部族為了爭奪適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爭,最終以炎黃華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此戰對于古代華夏族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涿鹿之戰發生在阪泉之戰以后,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

涿鹿之戰不同于阪泉之戰,它是在兩個部族集團之間進行的。因此打的十分激烈,也留下了很多神話傳說。

比如說: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蚩尤作大霧彌漫三天三夜,黃帝之臣風后在北斗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沖出大霧。

還有傳說:黃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幫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

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等等神話故事。

先不管這些神話故事是不是真實發生的,咱們就單看這種語言里的威勢,就能感覺的到這場戰爭的恢弘壯觀。

于是,黃帝與蚩尤的戰爭延續了不少時日,最后的決戰進行于冀州之野,“冀州”是我國九州之一,在我國綿長的歷史中,曾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述了這么一個傳說: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

反映了這場戰斗過程中,雙方先由巫師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對方!

黃帝呼喚有翼的應龍畜水,以便淹沒蚩尤軍隊。

蚩尤也請風伯、雨師相助,一時風雨大作,黃帝軍隊再次陷入困境。

危急中,黃帝只得請下天女女妭阻止風雨,天氣突然晴霽,蚩尤軍隊驚詫萬分,黃帝乘機指揮大軍掩殺過去,取得了最后勝利。

黃帝的勝利得來不易,而勝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難,不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風雨后神力大減,“不得復上”,應龍參戰以后,也“不得復上”,天上“無復作雨者”,使地上連續大旱數年。

近代環境考古告訴我們,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環境又一次大變化時期,不斷升高的氣溫,持續不斷的冰川融化與降雨均驟然停止。

距今5000年前后,從遼東半島到長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遺跡,以后,距今4700年開始又發生了小的波動。

涿鹿之戰中,那些被巫術呼喚來的暴風雨及其后的干旱,正與氣候由平穩到發生波動的情況相合,可見這些神話不是全無根據的,它確實濃縮了對過去的回憶。

2.牧野之戰

說法不一,從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

周武王,姜子牙vs商紂王

周軍4.5萬人,商軍70萬(一說17萬)

商軍在王師面前自行崩潰了

紂王兵敗自焚,周滅商

地點在河南省淇縣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

由于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后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后兵敗自焚,商朝滅亡。

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牧野之戰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辟了道路。

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滅亡。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周王朝的統治,開創了華夏文化的第一個盛世。

3.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

秦(白起)vs趙(趙括)

趙軍45萬、秦軍60萬,秦軍大勝

坑殺40萬降卒,趙軍全軍覆沒

秦國傷亡二十余萬

地點在山西晉城市。

長平之戰是秦國軍隊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最后以趙軍的失敗告終,秦國進占長平,坑殺趙國約45萬降兵。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

秦國用反間計使趙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秦國則暗中換上名將白起,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秦國統一中國的障礙至此全部掃除,再也沒有一支軍隊能和秦軍一戰。

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4.巨鹿之戰

公元前公元前207年

章邯,王離vs項羽

秦軍40萬、楚軍約5萬

殲滅秦軍20萬,迫降20萬

地點在河北省平鄉縣

巨鹿之戰是以楚軍為首的各諸侯義軍與秦軍在巨鹿進行的一場戰役。最終義軍以少勝多大敗秦軍,秦朝主力盡失。

巨鹿之戰,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經此一戰,秦朝已名存實亡。

項羽在此戰中破釜沉舟,確立了他在各路義軍中領導地位。

在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的同時,劉邦游而不擊,趁秦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乘虛自率一軍向西進發,首先進入關中搶占地盤,并且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關,十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大起義走向最后勝利的關鍵性一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為徹底埋葬秦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5.垓下之戰

時間:公元前202年10月

指揮官:劉邦,韓信vs項羽

參戰方兵力:漢軍25-30萬、楚軍約10萬

結果:斬首楚軍八萬

地點:安徽省靈璧縣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與漢軍對陟于廣武的楚軍糧盡。而劉邦也沒能調來韓信、彭越等人的軍隊,無法對楚軍進行最后的合圍。

于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 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后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于是,劉邦采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

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于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 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后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

因漢軍背信棄義,在兩軍約定后撤期間,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大打心理戰,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

虞姬在四面楚歌中自刎,霸王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烏江自殺。楚軍的戰敗,也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延綿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奠定了漢王朝400余年的基業。

6.漠北之戰

時間:公元前119年春

指揮官:漢軍(衛青、霍去病)vs匈奴軍(伊稚斜單于)

參戰方兵力:漢軍騎兵13萬,步兵10余萬。匈奴軍騎兵12萬

結果:殲滅匈奴主力9萬余人,漢軍損失3萬人

地點:漠北蒙古

漠北之戰于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生,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最艱巨的戰役,戰略目的是搗巢合圍單于(chányú,匈奴族首領的稱呼)。

漠南、河西之戰后,匈奴單于率部遠徙漠北,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并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當衛青、霍去病揮十余萬大軍,并分兩路,在強大的后勤補給支撐之下,穿越了人跡罕至的荒漠地區,奇跡般地千里奔襲匈奴腹地,用匈奴人最擅長的招法置對手于死地,并以果敢的執行力速戰速決。

西漢與匈奴的漠北戰役,是漢武帝向匈奴戰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西漢畢其功于一役的戰略大決戰。

7.昆陽之戰

時間:公元23年

指揮官:王邑、王莽(新軍)VS劉秀(綠林軍)

參戰兵力:新軍43萬vs綠林軍1.7萬

傷亡情況:王莽軍全軍覆沒

地點:河南省葉縣

昆陽之戰發生于更始元年(23年),劉秀指揮的綠林軍與王莽政權的一場戰役。

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劉玄更始元年)五月,王邑、王尋統帥的大軍奉命向昆陽前進,兩三天即有十余萬軍隊到達昆陽。

城內的漢軍軍民并肩戰斗,一次一次地打退新莽軍隊的強攻,占絕對優勢的新莽也無可奈何,昆陽城仍屹立不動。

公元23年五月底,宛城在綠林軍(漢軍)的長期圍困下,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守將岑彭終于被迫投降。消息傳到昆陽城內,守軍立刻士氣高漲,更加堅決守城,并隨時準備出城殲敵。新軍得此消息,個個心情沮喪,士氣低落。

六月初一,李軼、劉秀所率之定陵、郾城等地的漢軍到達昆陽地區。劉秀為鼓舞大家的斗志,自率步騎兵一千多人為前鋒,又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出擊,贏得了勝利。

昆陽大捷使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不久后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同時,綠林軍內部將領之間的矛盾激化。

劉玄在農民將領李軼等人的支持下,將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劉縯及其部將劉稷處死。劉秀表面無所舉動,暗中卻窺測時機,積蓄力量,為日后締造東漢王朝開辟道路。

昆陽之戰是綠林起義軍推翻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性決戰,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典型戰例。

8.官渡之戰

時間:199年6月—公元200年10月

指揮官:曹操vs袁紹

參戰兵力:曹軍2萬vs袁軍11萬

傷亡情況:袁軍約十萬,曹軍約八千

地點:河南省中牟

官渡之戰(199年-200年)是曹操軍與袁紹軍在官渡展開的戰略決戰,以曹操獲勝告終。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張楊、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起來。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于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十二月,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占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劉備軍增至數萬人,并與袁紹聯系,打算合力攻曹。

曹操為保持許昌與青、兗二州的聯系,避免兩面作戰,于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速占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

劉備全軍潰敗,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謀士田豐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后”,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采納,致使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派陳琳書寫檄文并發布,檄文中把曹操罵得無法忍受。二月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

他首先派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為爭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親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此時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后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后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定可擊敗顏良。

曹操采納了這一建議,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機率輕騎,派張遼、關羽為前鋒,急趨白馬。關羽迅速迫近顏良軍,沖進萬軍之中殺死顏良并斬首而還,袁軍潰敗。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后,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

袁紹率軍渡河追擊,軍至延津南,派大將文丑與劉備繼續率兵追擊曹軍,曹操當時只有騎兵六百,駐于南阪(在白馬南)下,而袁軍達五六千騎,尚有步兵在后跟進。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馬,并故意將輜重丟棄道旁。

袁軍一見果然中計,紛紛爭搶財物。曹操突然發起攻擊,終于擊敗袁軍,殺了文丑(文丑為亂軍所殺,并不是關羽斬殺),順利退回官渡。顏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將,卻被一戰而斬,袁紹軍隊的銳氣被挫傷。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

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昌。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

期間,汝南郡黃巾軍劉辟叛變,袁紹使劉備前往相助,又派韓荀鈔斷曹軍西道,皆被曹仁擊破。江東孫策意欲偷襲許都,卻被刺客暗殺。

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并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

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

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后立即圍攻放火。

袁紹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一方面派輕騎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高覽率重兵猛攻曹軍大營。可曹營堅固,攻打不下。

當曹軍急攻烏巢淳于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并將其糧草全數燒毀。張郃、高覽聞得烏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崩潰。

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軍先后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余人(也有說是八萬人)

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的實力,為曹操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北方僅有曹操和袁紹勢力較大,此戰擊潰了袁紹,北方就無人能和曹操抗衡。

9.赤壁之戰

時間:公元208年

指揮官:孫劉聯軍(周瑜,諸葛亮)vs曹軍(曹操)

地點:湖北赤壁

參戰方兵力:聯軍5萬vs曹軍20余萬(稱80萬)

結果:曹軍“傷亡過半”,多為荊州降兵,孫劉獲勝

赤壁之戰是東漢建安十三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對抗曹操大軍的戰役,最終孫劉聯軍以火攻大破曹軍,取得勝利。

此次戰役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作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同時該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

此戰之后中國除在西晉經歷短暫的統一,一直處于長達幾百年的分裂動蕩之中,由于缺少強大的中央,北方游牧內遷,五胡十六國,給華夏帶來巨大的動蕩。

此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發展。少民的內遷,也為華夏族注入新鮮的血液,促進了大融合。

10.淝水之戰

時 間 :公元383年11月

參戰方 東晉謝玄vs前秦 苻堅

參戰方兵力 :東晉北府兵8萬vs苻堅嫡系30萬,其他兵力50萬

傷亡:東晉五千人,苻堅嫡系部隊全滅,其他兵力叛亡

地點:安徽瓦埠湖

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戰,發生于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結果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八萬將士擊潰八十余萬敵軍,淝水之戰也因而聞名于世。

它的著名,并不僅僅體現在東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上,更重要的是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很大影響,將中國南北朝對峙的局面推遲了半個多世紀。

公元383年,東晉軍八萬對陣前秦軍八十萬,由于前秦內部矛盾重重,民族成分復雜,且統一北方未久,統治基礎不牢固,人心未附,軍心不定,苻堅丞相王猛又死缺少主心骨。苻堅作戰時又任用非人,使其雖在人數上擁有絕對優勢,但在實際戰斗中不堪一擊。最高統帥苻堅色厲內荏,號稱投鞭斷流,但臨陣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戰,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

唯有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 鮮卑族的 慕容垂和羌族的 姚萇等其他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后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

中國南北分立的局面繼續維持。

東晉乘勝北伐,收回黃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 謝安去世和前線主帥 謝玄退隱而轉為守勢。

此戰的勝利者東晉王朝雖無力恢復全中國的統治權,但卻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后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著久遠影響。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