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3-25 19:44:30
我們生活的生物圈
1.環境中影響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水,空氣,土壤,溫度等;
生物因素包括同種生物間的種內互助或種內斗爭,以及不同種生物間的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2.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不僅表現在形態和結構方面,還表現在生理和行為等各個方面。如天上飛的動物都具有翅或翼。
4.生態系統:在一定地獄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非生物成分: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
5.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成分: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或真菌等微生物
6.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7.常見的生態系統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夠生存的環境的總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的范圍:海平面以下約11公里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約23公里的高度。
9.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10.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相關聯:從非生物因素來說,從地域關系來說,從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來說。
11.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導致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必須有計劃地控制地球人口過度增長,實行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戰咯。
2002年,我國頒布了第一部關于人口的法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將計劃生育從一項基本國策上升為國家法律。落實計劃生育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和控制人口遷移。
12.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聲污染等。為了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自覺性,聯合國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將每年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
13.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的多樣性、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個層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也是維持生物圈穩定的重要因素。
14.地球是人類的家園,進行可持續利用的核心就是使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與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協調一致,讓人類能夠持續享有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我們應該大力開發取之不盡的資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對于可以更新的資源.我們要合理開發,促使再生;對于不可更新的資源,我們應重視節約。
15.生態農業就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農業體系。生態農業區別于普通農業的主要特點是: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資源高效利用、內部良好循環、穩定持續發展。
16.生態城市是一個社會和諧進步、經濟高效運行、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它是社會、經濟、環境的統一體。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