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硝煙散盡后,中國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定,重建家園。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1945年10月,國共雙方簽署“雙十協定”。次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然而,國民黨方面于1946年6月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 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同時還在解放區實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夏,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起,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結束。(1)過程:1945年8月,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面商國家大事。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2)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3)影響: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影響: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2)南京解放——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蔣介石實行獨裁、發動內戰,不得人心,中國共產黨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決策英明;人民解放軍士氣高漲,國民黨軍隊士氣日益低落;人民解放軍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等。從晚清到民國,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教育文化事業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民族工業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艱難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企業家。不過,近代民族工業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集中于輕工業部門、地區分布也極不均衡。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國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風俗習慣都發生深刻變化。人們在外來生活觀念的沖擊下,不斷求新求變,一系列新事物不斷出現。從總體上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不平衡的,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斷改革。建學堂、廢科舉、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漸建立起來。與此同時,新聞出版業也發展起來,人們得以更加方便地獲取知識和信息。20世紀初以后,中國文藝創作空前繁榮。一批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和文藝作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馬關條約》簽訂后,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出現了早期的民族工業,涌現出像狀元實業家張謇這樣的愛國實業家,他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最高學府京師大學堂。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度,逐步發展近代新式教育。
編輯推薦:
2023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