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6-20 16:46:49
1.比喻、擬人: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4.夸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勢,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議論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7.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
●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常見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1、聯想、想象:
聯想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想象是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作用是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生動,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增添藝術感染力。
2、鋪墊:為主要情節做準備或醞釀高潮到來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節。它可以顯示情節發展的必然性,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可以制造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和關注。
3、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耐人尋味。
4、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作用是突顯對象的特點,使形象更加鮮明。
5、襯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作用是突出本體的某個特征。
6、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作用:前后對比,形成起伏之勢,給讀者強烈印象,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7、(前后)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作用:內容前后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側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作用: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9、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以實襯虛、以虛襯實,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作用是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張、哲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懷,直接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14、襯托或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
15、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16、以靜襯動:突出了事物的動態(熱鬧、靈活、敏捷等)特征。
17、以動襯靜:突出環境靜謐、安靜、寂靜的特點。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不用華麗的辭藻,用最經濟、最儉省的筆墨勾勒鮮明生動的形象。寥寥幾筆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韻的效果。
20、開門見山:文章開頭直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21、點面結合:敘寫事件全過程是面,抓住某個特殊情節或細節是點,二者結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
22、以小見大:抓住最能體現大主題、看似平凡細小卻包含典型意義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來敘寫。感人且具有社會意義。
23、懸念:在情節發展中設置某種疑端或矛盾沖突,使人產生關心
事物發展或人物命運的心理活動,引人入勝。
24、伏筆:對作品中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預先作出暗示或提示,
到適合的實際給予呼應,以收到前后連貫、結構嚴謹的效果。
附:
意象:意象,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意境: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