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7-14 22:28:53
一、南極地區
1.自然環境
(1)位置:在南極圈以內,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范圍: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
(3)地形:以高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稱。
(4)氣候:①特征:嚴寒(酷寒)、干燥、烈風(大風)。
②形成原因
a.緯度高,接受太陽輻射少;冰層反射強烈;西風漂流和中緯西風帶阻礙了南極地區與低緯地區的熱量交換;地勢高,所以氣溫低。
b.酷寒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常年在高壓控制下,降水稀少。
c.南極大陸上氣溫低,極地冷高壓氣壓高,與位于海洋上的副極地低壓帶之間,氣壓差異突出,所以南極地區風力極大。
(5)自然資源
固體淡水資源;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生物資源有企鵝、鯨等。
2.科考寶地
原始自然環境,科研價值高,我國在南極地區建立的科考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時期。
二、北極地區
1.自然環境
(1)位置:北極圈以北廣大區域。
(2)范圍: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北美洲、歐洲、亞洲的陸地和島嶼(如格陵蘭島)。
(3)氣候:嚴寒、干燥、沒有南極冷。
(4)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等;生物資源有北極熊、海豹、海獅等。
2.科考寶地
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科考站是黃河站。每年6月到8月是科考的最佳時期。
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
1.極地地區的環境問題
近年來,由于亂捕濫殺,南極地區的鯨陷入危機之中。北極地區的北極熊、海豹、海獅、海象等動物,也遭到人們的濫殺。
2.和平利用,保護環境
為了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
為了保護南極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南極條約》協商國于1964年、1972年、1980年先后簽訂了《保護南極動植物議定措施》、《南極海豹保護公約》、《南極生物資源保護公約》。
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國際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