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30 13:30:26
一、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半球、海陸、緯度(溫度帶)
2.中國地理位置優越性:跨緯度多,有利于開展多種多種農業經營。
海陸兼備,既可以發展海洋事業,又可以開展邊境貿易
二、地形
1.山區提供的優勢條件①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②豐富的森林資源。③中草藥資源。④開展多種農業經營,⑤發展旅游
2.山區修建工程(道路)的困難:山地地形地面起伏大,工程量大、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地質條件復雜,工程難度大。
三、氣候
1.地中海: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使得油橄欖、葡萄等品質好、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油橄欖越冬。夏季炎熱干燥,光照充足,而歐洲人多陰雨天氣,所以歐洲人喜歡去地中海享受陽光沙灘。
2.紅海附近鹽度最高: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氣溫較高,蒸發強烈。無淡水河流注入。
3夏季地中海鹽夏季鹽度最高,因為夏季炎熱干燥少雨,蒸發強烈
4.海洋性表現在年溫差小,年降水多。大陸性表現在年溫差大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四、河流
1.河流
a水能豐富:某某氣候類型,降水多,水量大,支流多。地勢落差大,水流急。
b航運價值大:水量大小。結冰期長短,水流平穩與否。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或者系數,對航運需求量大。
c河流對區域的影響:水源、水能、水運、水產品。發展。旅游業。形成沖積、洪積、平原
d水文特征:水量、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汛期。
e水系特征:支流、源頭、注入地,流向
2.水源短缺原因自然方面: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少。河流的年際變化和季節變化大。人口城市密集,需求量大。污染和浪費嚴重。
措施,節約用水,一水多用,發展節水農業,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實行提級水價,培育耐旱品種。
3.澳大利亞農牧區、農牧業:合理利用干支流盆地的地下水。調用大分水嶺東岸的水,合理利用墨累河的水。
4.瀑布的成因:板塊張裂,形成裂谷。有某某河流經過。
5.水能開發程度低的原因:降水少,水量不大。地勢落差小,水流平穩。地熱、風能等其他能源豐富。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落后,科技不發達。
6.水災,洪澇:某某氣候降水多,且降水的年際變化大。支流多,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7.長江洪澇的原因?自然: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支流多,水量大。中游多曲流,河道彎曲排水不暢。社會原因:人們圍湖造田,削弱了湖泊的調控能力。破壞植被,水土流失嚴重。措施,上游植樹造林。中游退耕還湖,裁彎曲折。下游修建水庫,修建分洪防洪工程。
8.東水西調。東部水多(原因)人少。西部水少(原因)人多。
五、農業
1.影響農業的因素
自然:地氣水土。某種植物的生長習性就往這個生長習性上靠攏。
社會方面:勞動力。同時也是消費市場,交通市場、科技。
2.某區域的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單產;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發展生態農業;發展旅游觀光農業
3.作物品質好貨,作物單產高:氣溫低,生長期長。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東北大米能夠生長的條件是?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東北大米受歡迎的條件是?氣溫低,生長期長。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青藏高原作物單產高的原因:氣溫低,生長期長。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西北瓜果特別甜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地中海氣候盛產油橄欖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4.新型農業包括創匯農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地區、珠三角--東部沿海)觀光農業、綠色農業。
好處: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環境,保護人民健康。
遷移農業:原始熱帶雨林---刀耕火種---破壞型農業。
南方:桑基魚塘和蔗基魚塘。--生態農業
山地地區--生態農業(立體農業)。
5.東北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雨熱同期,地坪土肥。機械化水平高耕地面積大。
不利條件:熱量不足。
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地平土肥。不利條件,水資源缺乏。---綠洲農業
青藏地區有利條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低,生長期長。不利條件:熱量不足。--河谷農業。
華北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不利條件:水源不足---灌溉農業。
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水熱充沛,地形平坦,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不利條件:多臺風、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
河西走廊依靠祁連山的高山冰雪融水
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綠洲依靠天山高山冰雪融水。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6.梯田的利:增加耕地面積。保持水土。弊: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不利于大型機械化耕作。
7.南豬北養的的有利條件:東北是重要的糧食、商品糧基地,飼料來源豐富。東北生態環境好,環境壓力小。東北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養殖。東北交通便利。
8.某種地帶性植被增加后,土壤肥力提高的原因:落葉腐爛使土壤肥力提高。減少水土流失。動物增加提供了肥料來源。
9.落葉的三個作用:減少水分蒸發。減少暴雨的沖刷。腐爛后,提高土壤肥力。
10.糧食中心由南向北移:南方由于城市化,耕地面積減少。南方農業種植結構發生變化。北方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11.新疆大面積種植棉花的影響:利 :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弊: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水資源短缺加劇。土壤肥力下降。
12.某種農產品品質優良、暢銷的原因。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暢銷:鐵路經過,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場廣闊
六、工業
1.工業:原料。科技、勞動力、交通、市場、國家政策。
鋼鐵工業發達的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勞動力。發展歷史等等
2.羊絨衫產業的建議:擴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加大科技投入,創新產品。進行羊絨、羊毛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擴大國內外市場。
3.某工業遇到的困難:技術水平低。缺乏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的措施:引進先進的技術,引進人才以及管理經驗,完善基礎設施,擴大知名度,擴大市場。
七、交通運輸業
1.高架橋的目的
減少占用耕地(濟青高鐵);保護野生動物,留有生態通道,青藏鐵路。避開復雜的地質條件,縮短路程,川藏鐵路。西成高鐵。
2.中國高鐵走向國際市場:技術先進。經驗豐富。性價比高。
影響高鐵高速布局的因素,社會經濟因素。
3.海運的特點,成本低,運量大,時效性不強
海運的缺點,受天氣影響大,運輸慢。
鐵路的特點,成本運量大,運輸快,受天氣影響不大。
八、人口、城市、經濟、礦產、物種等
1.雄安新區建設的優勢:離北京近,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優良,承載力強。發展空間大。
2.意義:疏散北京的非首都職能。促進河北的發展。優化空間結構和城市空間布局。
3.對于較落后地區的建議:大力發展旅游業。發展生態農業或者旅游觀光農業。完善基礎設施。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
4.物種豐富的原因:熱帶季風氣候嚯或溫帶季風氣候或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山地地形垂直變化明顯。人煙稀少,受自然環境影響小。
巴基斯坦水果種類多的原因,南北緯跨度大,山地垂直變化明顯。
5.引進能源對我國的影響:緩解能源緊張。保障能源安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6.中巴經濟走廊:減輕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性。緩解了我國能源緊張。縮短了我國運輸石油的距離。
7.引進糧食類作物對我國的影響:緩解了糧食短缺的情況。保證了我國的糧食安全。
8.印度人口移民去澳大利亞(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印度人口多,壓力大,就業困難,社會福利差,澳大利亞人口少,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條件好。
帶來的影響:利,帶來大量的動力。弊:交通擁堵,對環境污染。
9.海峽的意義,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溝通了。縮短了。
10.蘑菇屋底層不住人:氣候濕熱,底層潮濕不住人。干欄式民居使用竹木,便于通風散熱,便于就地取材(先答自然環境,+房屋結構+目的)
11.臺灣--鐵路--環島分布:地形平坦,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農業--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眾多。水源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城市---西部平原:地形平坦。物產豐富,歷史開發早等。
12中國與臺灣合作:為臺灣帶來哪些好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臺灣人民收入。擴大消費市場。擴大交流。擴大發展空間。
13.物品遠銷:物品品質優,交通便利。
14.蒙巴薩這個地方石油沿海是因為缺乏石油,需要進口石油原料。
15.曬鹽的有利條件:地形平坦,灘涂廣布。南方背風坡,降水少,
緯度低,氣溫高,蒸發大。北方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少。
鹽化工業基地考慮的因素:原料、交通、科技、國家政策
16.對于采礦業的發展:措施:對礦產品進行新加坡延長產業鏈,
提高附加值。合理控制開采量。后增強土地復墾。
17.山東風力。發電最大的季節是在春季,河北張家口風力發電的最
大季節是在冬季,距冬季風的發源地更近。
18.西藏的人口、城市、農業。集中在河谷地帶,地勢低,熱量充足。
有河流經過水源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9.喀什、霍爾果斯建設經濟特區的優勢條件:鄰國眾多,有利于開
展邊境貿易。政府支持。物產豐富。有鐵路經過,交通便利。
九、環境、生態以及治理措施問題
1.石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土層薄,植被根系前。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山高坡陡,地面起伏大。人為原因:過度樵采、過度開礦、過度開墾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壞嚴重。
2.對貴州的建議,封山育林,植樹種草,防止石漠化。大力發展旅游業。發展生態農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多元化的能源結構。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土質疏松。夏季暴雨沖刷翻。植被稀疏
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壞嚴重。
4.火山噴發的有利影響,火山會增加土壤肥力。可能形成寶石。弊:污染大氣。損壞人們的房屋、田地等。
5.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①減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②開發新能源③使用清潔能源④加強宣傳,倡導人們低碳出行,綠色出行⑤植樹造林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