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4-11-27 14:19:21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必背課文:《孟子》三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天時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時之處,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天時比不上地利啊。城墻并不是不高,護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裝備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說,使人民安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戚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的條件,去攻打那些連親人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富貴不能淫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畢敬畢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之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中被釋放并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里奚從買賣奴隸的市場之中被選拔出來。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不具備的才能。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這樣以后才能夠注意改正;內心困惑,思慮堵塞,然后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于聲音,(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夠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后,人們才會知道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使人委靡,必將導致死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