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語文 > 題型輔導 > 閱讀理解 > 正文

2020年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大全:說明文閱讀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8-06 15:54:28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第十一講 說明文閱讀
 
  【考查要點】
 
  在整體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內容,準確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說明的對象的特征,辨別與判定說明的順序,準確地看出全文的結構特點,快速判斷文中的說明方法,正確篩選和提煉文中的信息,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聯系文章與生活實踐談自己的感受、發現或設想,等等。
 
  在局部或細節上,準確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給不同結構的段落劃分層次,要言不煩地對文段的內容、事物的特點進行概括或詮釋,品析說明的語言,說明詞或句子的含義、詞或句子的表達作用及語言的表達特點,根據文章內容對陌生的科技內容進行闡釋,對答題的理由進行解說,對文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創造性的文字“再表達”,閱讀圖形,辨識表格,解說表格,或者根據文章某些內容設計表格,或畫出圖形,等等。
 
  【知識疏理】
 
  1.說明文中的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作比較等說明方法。2.說明文語段中的中心句與文句。3.說明文的文章結構特點與文段結構特點;總說與說。4.說明中限制語的運用,確數和約數。5.說明文語段的層次劃分角度。6.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7.平實與生動的語言。8.說明中的描摹。9.科學小品的特點。10.圖表的設計。11.聯想與想像。12.一定的生活知識與生活見聞。
 
  【試題特點】
 
  主要題型為填寫題、簡答題、簡述題、概括題、圖表題,簡答題設題最多,比例最大。次要題型為仿寫題、判斷題、選擇題。
 
  【解題導引】
 
  例1.(鹽城)
 
  人體內有一種淋巴細胞,它們是人的“生命衛士”,擔負著消滅外來入侵病毒的重任,醫學上稱之為“免疫細胞”。人類二十世紀,這些“生命衛士”遇到了一種強悍兇險的對手——艾滋病毒。這種病毒十分狡詐,一旦侵入人體細胞組織,它們就會用“融合”的手段進入免疫細胞內部。原先的“生命衛士”被迅速異化為病毒感染細胞,并會“走火入魔”發瘋似地復制,病人每天大約會產生1000萬個變異的病毒顆粒。由于它的高速的變異和復制,病人即使采用抗病毒藥物進行剿殺,這些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也馬上會針對性地再度變異,使抗病毒藥物在一段時間后失去攻擊能力,也就是說病人很快會出現“耐藥”反應。當人體“生命衛士”的組織系統被瓦解后,病人就會并發多種疾病,直至死亡,所以艾滋病也被稱為人體免疫系統缺陷綜合癥。
 
  八年前,科學家針對耐藥性,變單一抗病毒藥物治療為多種抗病毒藥物的配伍聯合用藥,創造了“雞尾酒”療法,雖然有較好抑制病毒的作用,但最終還是不能逃避“耐藥”的黑洞。
 
  最近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共同研制的一種新型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有可能使之成為首個能逃避“耐藥”黑洞的新型抗艾滋病毒藥物。該藥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能有效阻斷艾滋病毒融人免疫細胞內部,就像給人體的“生命衛士”穿上了堅固的防彈衣,使病毒無法進入免疫細胞內部進行“策反”,并無從復制和變異,只能處于“孤立”狀態,最終在免疫細胞和抗病毒藥物面前束手待斃。這一新型藥物已得到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將用于臨床。
 
  1.第1段開頭為什么把人體內的一種淋巴細胞稱之為人的“生命衛士”?
 
  2.根據第1段內容,為下圖的3個空白處填寫恰當的詞語。
 
  3.第3段“只能處于‘孤立’狀態”中“孤立”的意思是什么?(依據文中語句回答)
 
  4.第3段中加點的“有可能”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5.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文章的大意。
 
  上面用于命題的材料是一篇科技說明文。第1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能力,要求對陌生的內容進行闡釋,解答時要反復瀏覽相關內容,找到與題目有關的輔助材料作為答題的依據;第2題考查對段落的理解,采用了圖表題,要能通過閱讀抓住關鍵詞語作答;第3題考查對句子中關鍵詞語的理解,并要求依據文中語句回答,要細讀詞語前后的文字;第4題是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要求對答題的理由進行解說,此時的解說一要利用平時的積累,二要利用文中的材料,語言表達要準確、精練、層次分明;第5題考查對語言材料的整體理解,要精心地從文章中擷取帶實質性的有關內容,精心組合語言,寫出簡潔、通順而又合乎題目要求的答案。此題的參考答案為:1.因為這種細胞能消滅外來入侵的病毒。(或:因為這種細胞能使人免疫。)2.免疫細胞(內部)病毒感染細胞組織系統3.指艾滋病毒無法進入免疫細胞內部,也無從復制和變異。4.不能。“有可能”表示情況并不確定,去掉后就變成肯定了。(或:“有可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狀態,去掉后就不準確了。)5.新型抗艾滋病毒藥物給免疫細胞穿上了“防彈衣”。(或:說明了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致人死亡的過程,以及新型抗艾滋病毒藥物的神奇功效。或:新型抗艾滋病毒藥物將置艾滋病毒于死地。或: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藥物能有效阻斷艾滋病毒融入免疫細胞內部。)
 
  例2.(荊門)
 
  ①人類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這既涉及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資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
 
  ②太陽是決定地球外在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代天文學家的理論,太陽將持續而穩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只有極小的擺動,這一過程將至少還持續40億年。過了40億年后,太陽將逐漸膨脹而演化為紅巨星,最后將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陽所蘊含的能量實在是太巨大了,它為地球持續提供長達400萬年的光和熱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400萬年的時間里,所消耗的能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研究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至少要以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萬年為目標!
 
  ④但是人類面臨的真正的威脅,卻是來自人類自身。近400年來科學、技術以及工業、農業的發展,就遠遠超出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的400萬年間的成就。與此同時,近400年來人類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資源大大超過了在400萬年間人類所消耗的地球資源總量!如果按照現在的消耗不斷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試問400年后乃至400萬年的地球將是什么樣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另一類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人類可用消耗可再生資源的辦法替代一些不可再生資源,那么這種替代在數量上畢竟是有限度的。畢竟,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歸根結底取決于地球上的資源能在多少年內按照某些資源的消耗標準維持人類的正常生活。
 
  ⑥其實,400萬年只是一個保守的說法,太陽的光和熱,完全可能持續更長一些時間,即使太陽系內出現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萬年內發生,而且人們完全能發射有超強破壞力的導彈,使小行星改變航道。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大可不必吃咸蘿卜操淡心的!
 
  ⑦所以,人類真正值得憂慮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類自身!(《人類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1.閱讀全文回答問題: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時間的長短,取決于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這一過程”指代的內容是什么,請用波浪線在原文中劃出。
 
  3.文章第③段劃橫線的句子中能量消耗者應是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強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第③段中劃線部分的內容,20字以內。
 
  5.文章第⑤段關聯詞語使用有誤,請改后將正確的填入下面的括號里。
 
  如果( )……那么( )……畢竟( )……
 
  6.文章第⑥段中“吃咸蘿卜操淡心”一語是個______語,它形象地說明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一個與“吃咸蘿卜操淡心”意思相同的成語 。
 
  7.閱讀文章第⑦段,指出人類不能控制自身的含義并舉例加以說明。
 
  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細推敲文章結構,如果將文中的第⑥段調換位置,你認為應放在哪一段前為宜?
 
  9.請你以“地球與人”為主題策劃一則有創意的公益廣告。要求有明確的主題詞和具體的畫面描寫,40字左右。
 
  上面的第1題考查整體閱讀能力,不妨從首段中找出總起句作答:①“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資源”;②“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當然,善于自己概括更好,即可答作:①地球資源的多少;②地球外在環境的穩定與否。第2題看看是否明確復指的內容,當劃出“太陽將持續而穩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只有極小的擺動”。第3題的判定需承前蒙后,酌指“太陽”,因為“太陽所蘊含的能量實在是太巨大了”。第4題務必考慮到限制的條件,答案并不過死,或曰: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以地球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或曰: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地球資源的關系,關鍵在于積極地提取主要信息,思維聚合要快。第5題考到關聯詞語,憑語感可知道前一個復句應為轉折關系,由此得到下一句的結論,連貫看來,需改為“雖然……但是……所以……”才較為合適。第6題直擊熟語(俗語),熟語自有其妙處,“吃咸蘿卜操淡心”如同“杞人憂天”一樣,純屬“庸人自擾”,于是很藝術地告訴人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類都無須擔憂地球的外在環境會對地球產生威脅。第7題是要發掘句子的含義,推敲而言,這個句子說的是人類在消耗地球資源方面不能做到自我約束(無節制、肆意破壞、掠奪性開采……),舉例來說,人類無限度地開采石油,無限度地采伐樹木等等,就更加使人折服了。第8題關乎文章的結構,商榷的結果還是放在第⑷段前適宜,這也與語義語境關系甚密。第9題借題發揮,由選文的題材生發開,提出創意廣告,足以實實在在考核出考生的素質。此題的主觀性特強,但無論怎樣也不能游離于主題之外。所謂主題,得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有生動的畫面,譬如:黃河已經成了懸河,長江之底已干裂見縫,旁邊站立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老人臉上掛著一顆碩大的淚滴(特寫)……二是要有鮮明的主題詞,譬如:如果說地球上還有一滴水,那就是人類自己的眼淚!整個作品務求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力量,發人深省,產生必要的社會效應。
 
  (參考答案:1.地球資源的多少和地球外在環境的穩定與否(或“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資源和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 2.指代的內容是“太陽將持續而穩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只有極小的擺動” 3.太陽 太陽所蘊含的能量實在是太巨大了。 4.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以地球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 或: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地球資源消耗的關系 5.雖然……但是……所以 6.熟語(或俗語)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類都無須擔憂地球的外在環境會對地球產生威脅。 杞人憂天(或“庸人自擾”等) 7.含義:人類在消耗地球資源方面不能做到自我約束。或:人類無節制地消耗地球資源(肆意破壞或掠奪性開采) 8.第⑷段 9.例:畫面中出現黃河、長江的景象,黃河早成了懸河,長江之底已干裂成縫,旁邊立一飽經滄桑的老人,老人臉上掛著一碩大的淚滴(特寫)。主題詞:如果說地球上還有一滴水,那就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解答說明文時:1.先讀閱讀題,了解所考查的內容,判斷其難易。2.閱讀選文,反復讀兩遍,了解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初析文章結構,辨識說明方法,理解事物特點。3.讀文并答題,可“順流而下”,也可“先易后難”。先在心中默答一遍,然后再答在試卷上。
 
  【常見失誤】
 
  說明文常見的答題誤區有:不能準確地對詞語的限制、修飾作用進行評析,不能掌握根據語言材料給事實下定義的方法,不能熟練地運用表格等方式表現或整理文中的重要信息,不能對事物的特點進行準確的概括,在閱讀圖形和辨識表格上有困難,解說答題的理由有困難等等。要針對說明文閱讀中的這些難點進行有的放矢的復習。
 
  【考點精練】
 
  (一)(海淀)
 
  成功登陸火星的“勇氣”號探測器
 
  ⑴1月4日,帶著人類探索太空奧秘的千年夢想,“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經過半年多的飛行,成功登陸火星。這對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過去和未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⑵火星是地球外側的比鄰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探測器登陸火星遠比登陸月球艱難得多。月球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制動火箭可以引導登月艙準確地進行軟著陸;而火星大氣的密度雖然遠遠低于地球大氣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陸艙在著陸的數秒鐘內燒毀。同時,火星風也能把登陸艙吹離目的地。因此,航天專家們給火星起了個綽號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測火星非常艱難,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
 
  ⑶美國科學家總結了四十多年來國內外火星探測的成功經驗,并汲取了多次登陸失敗的教訓,采用了多種技術措施相結合的方案,終于使“勇氣”號成功登陸。
 
  ⑷“勇氣”號是迄今人類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個可以移動的、自動化的大型實驗室。其實,它就是一臺車式機器人,長1.6米,寬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陽能電池板獲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腦、頸、頭、眼睛和手臂。
 
  ⑸“勇敢”號的“大腦”是一臺每秒能執行約2000萬條指令的計算機。不過,與人類不同的是,它的大腦并不在頭部,而在腹部。所謂“頸”和“頭”,是指“勇氣”號上部伸出的一個桅桿式結構,上面有一對“眼睛”——其實是兩臺可拍攝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機。(甲)兩臺相機的高度與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氣”號能以類似人的視角環視四周,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尋找有價值的探測目標。(乙)當發現值得探測的巖石等目標時,“勇氣”號會像地質學家一樣,走上前去對巖石敲敲打打,搜集數據,然后向下一個目標前進,因此科學家們親切地稱其為“野外地質學家”。
 
  ⑹“勇氣”號配備了野外科學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裝”,其中包括全息攝像機和顯微鏡成像儀。“勇氣”號上有多臺高清晰度攝像機,可以拍攝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顯微鏡成像儀就像地質學家手中的放大鏡一樣,能以幾百微米的超近距離對火星巖石紋理進行審視。探測器還配備了一個相當于地質學家常用的小錘子式工具,能對巖石內部進行采樣研究。另外還有一些先進儀器,可用來對巖石構造做進一步分析。
 
  ⑺“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擁有一套獨特的通訊系統。借助這套系統,“勇氣”號可以直接與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勇氣”號也將圍繞此問題進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用先進的生化手段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測火星上是否有水。
 
  ⑼“勇氣”號成功登陸火星,為人類進一步探索銀河系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不過,這條探索之路仍是漫長而艱難的。盡管在這條道路上隨時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類絕不會停止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目前,航天專家們正計劃在發射無人探測器的基礎上,選派航天員登陸火星,對這顆神秘而美麗的紅色星球做進一步的科學探索與研究。
 
  1.請你根據文章提供的相關信息,用一句話概括介紹“勇氣”號探測器。(答案不超過42個字)
 
  答:
 
  2.文中對“勇氣”號的結構、裝備及其功能進行說明的是第 段到第 段。
 
  3.既然火星被稱為“死亡行星”,登陸非常困難,為什么人類還要堅持對火星的科學探索?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寫出四點理由。
 
  答:
 
  4.形象、生動是這篇科普短文的語言特點之一,請你以第⑸段中畫線的(甲)(乙)兩個句子的一個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答:
 
  5.“勇氣”號這一名稱是從參加火星探測器命名比賽的一萬份美國小學生作文中挑選出來的,選中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歲的小女孩。人們為什么把為火星探測器命名這樣神圣的使命交給孩子們呢?為什么“勇氣”號這一命名能夠中選呢?談談你對這兩個問題的理解。
 
  答:
 
  (二)(大連)
 
  不可忽視的土壤污染
 
  ⑴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顯現出來。所以,人們常常忽視對土壤污染的整治。
 
  ⑵近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迅猛發展,固體廢物的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漂浮的塵土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
 
  ⑶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對此目前尚缺乏系統的調查資料。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我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的糧食就有1000多萬噸,被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第二,土壤污染導致食物品質不斷下降。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和接近臨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會使污染物在植物體中積累,并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多種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
 
  ⑷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強對工業“三廢”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凈化土壤。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換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⑸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環保專家和生物學家都提出了讓植物來凈化土壤的新方案。他們培養出各種轉基因植物,讓它們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然后集中起來焚燒處理,這樣,經過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屬還可以提煉出來,變廢為寶,不但凈化了土壤,還獲得了貴重的重金屬。與傳統的化學、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資和維護成本低、操作簡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經濟效益明顯等優點。
 
  1.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
 
  滲 透
 
  2.本文的說明內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視、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還有
 
  。
 
  3.第⑶段中加點的詞“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
 
  4.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凈化土壤的過程。(每空6個字)
 
  → → →
 
  5.下面兩題,任選一題回答。[如兩題都答,按第①題計分]
 
  ①請在下邊給第⑶段空白處補寫一句話。
 
  答:
 
  ②第⑷段中列舉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種辦法的順序為什么不能顛倒?
 
  答:
 
  6.為了提高人們對土壤及環境的保護意識,請你設計一條公益廣告。(含標點20字以內)
 
  (三)(包頭)
 
  黃河安瀾的今天和明天
 
  ⑴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黃河屢屢發生的斷流讓人揪心,曾經那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黃河,連維系自身流淌的水量都成了問題。
 
  ⑵正當黃河多年“汛期無汛”,防汛就要進入歷史教科書之際,2003年秋季,持續兩個月的降雨,造成黃河下游9處漫灘,十幾萬人受災,讓人們又一次領教了黃河的桀驁不馴。
 
  ⑶今天的黃河究竟河情如何?怎樣應對?這些問題成為人們再次關注的熱點。
 
  ⑷水少沙多是黃河的老問題。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僅相當于長江的1/17,而含沙量世界第一。這一特性造成了黃河下游河床不斷抬升,大堤不斷加高,形成地上懸河。
 
  ⑸近一二十年來,隨著兩岸工農業及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發展,各方面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大,黃河早已不堪重負。由于水量不斷減少,黃河基本的生態用水得不到保障,河水在大堤內只形成了窄窄的大道,于是在過去“地上懸河”的基礎上,現在局部又出現了大堤內河槽高于灘地的情況,形成“二級懸河”,近幾年,這一情況變得越發嚴重。
 
  ⑹黃河的泥沙淤積和河床的逐年抬高始終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然而,現在黃河又面臨著“生產堤”的新問題。
 
  ⑺曾經是“三年兩決口”的黃河,在新中國建立后的50多年里,實現了黃河大堤的安然無恙。正是由于這樣的成就,使得全社會防洪這根“弦”有所松懈,幾十年內,在河南、山東兩省黃河大堤與河道間的灘區,現已居住著180萬人,有耕地375萬畝。灘區群眾為了保護人口和耕地的安全,修建了“生產堤”,而“生產堤”一旦決溢,在“二級懸河”情況下,高水位的洪水橫流就會直沖大堤,對大堤的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⑻按照專家的觀點,“造成今年黃河下游水災的水量根本稱不上洪水”,只能稱為“小水”,可為什么小水也能釀大災?這其中,“生產堤”的存在是重要原因。“生產堤”經過長時間雨水沖泡以后,極易決溢,因此,經歷了2003年黃河秋汛之后,“生產堤”是留存還是消除,再一次成為各方議論焦點。從黃河的長治久安來說,黃河應該利用難得的汛期洪水,加強對河道的沖刷,帶走泥沙;從眼前來說,保住灘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大事。
 
  ⑼2003年黃河秋汛,雨量大,持續時間長。針對這一情況,黃河防汛總指揮部決心充分運用工程手段,進行一次綜合目標調控的嘗試。
 
  ⑽為了降低洪峰流量,首次進行了三門峽、小浪底、陸渾和故縣等干支流水庫的聯合調度,使花園口多次6000多個流量的洪峰被削為2500個,“四庫聯動”使數億立方米的洪水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水”,有效地緩解了下游防洪壓力。同時,這又是一次水沙的聯合調度。即便是場“小水”,通過科學調度水沙關系,讓水帶沙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也能起到對中下游河道的沖刷和減淤作用。經過此次黃河秋汛,黃河下游河道普遍刷深30~40厘米,過流能力增大了100~400個流量,這對黃河來說,是一個喜訊。對實現黃河河床20年不抬升的規劃也是一個極大鼓舞。
 
  ⑾在2003年抗洪過程中,局部救災和整體防洪的矛盾仍很突出。在這次抗洪中,2001年投入使用的小浪底水利樞紐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按照水利專家的的意見,此次小浪底工程已是非常規調度使用:一方面,洪水持續不斷發生,下游險情不斷加重,要求小浪底水庫多攔洪;另一方面,小浪底水庫是新建土石壩,不能一次性蓄洪過快,否則壩體穩定將受到沖擊;同時,高水位運用會加快水庫淤積速度,縮短水庫使用壽命。令人擔憂的是,水庫小水大用,今后真來了大水怎么辦?專家認為只有將灘區群眾全部撤出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途徑。
 
  ⑿2003年黃河秋汛的水庫調度可謂“精細”,上億立方米庫容的水庫,水位調度精確到了厘米。水文測報數據表明,秋汛期間,黃河防總對花園口下泄流量的控制誤差不超過10%。這一切,與黃委會正在建設的“數字防汛”緊密相連。在黃河防總會商室,一條數字黃河展現在墻上,原型黃河上已經和正在發生的汛情、險情、災情、河勢工情以及上堤搶險等情況,只要輕點鼠標就會一一呈現。雖然“數字防汛”系統在2003年黃河秋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數字防汛”僅僅是“數字黃河”工程的第一步,今后要加快建設“數字黃河”工程,這才是推進黃河治理開發與管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1.第⑶段的兩個問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2.右側是“懸河”示意圖,讀⑷~⑺段后,將下列名稱填寫在相應的括號內(只填字母)。
 
  A.黃河大堤 B.二級懸河 C.生產堤
 
  3.概括說明黃河今天的河情(最好不超過22個字)。
 
  4.第⑽段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是為了說明什么?
 
  答:
 
  5.第⑾段“非常規調度使用”的意思是
 
  6.為了祖國母親河的長治久安,在明天的治理中,該注意些什么?讀⑾⑿作答。
 
  答:
 
  (四)(河北)
 
  走近森林
 
  張志毅
 
  ①森林是以樹木為主體的許許多多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森林資源按自然屬性可劃分為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兩大類。其中生物資源又可分為植物 資源、動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類。植物資源包括林木資源(喬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資源(藻類、地衣、苔蘚、蕨類和其他種子植物等);動物資源主要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森林昆蟲、鳥類和魚類等;微生物資源主要包括各種菌類、支原體、衣原體等。非生物資源主要是指支撐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資源。可見森林是地球上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資源庫,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資源部分,是可以持續利用的可再生資源。
 
  ②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同時,森林還具有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生態價值。
 
  ③森林可以給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木材產品和林副產品。木材產品主要包括原木、鋸材、紙漿材、人造板材等;林副產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葉、花果、莖、樹皮、樹脂、樹膠、樹液等,還包括經濟林以及森林動物與微生物提供的各種產品等。為人類提供這些產品等。為人類提供這些產品無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態平衡的主要調節器。森林可以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使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niǔ) 帶,對保持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起著中樞和杠桿作用。可以說沒有森林就沒有生態平衡。
 
  ⑤木森林能夠有效地涵養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憑借龐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葉層和發達的根系,能夠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減輕地表侵蝕的作用。據測算,5萬畝森林的蓄水量約有一百萬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壞或無森林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許多河道和水利設施不斷受到泥沙淤積,經常造成水災。
 
  ⑥森林能夠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目前地球上的500萬~3000萬物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qī) 息繁衍。
 
  ⑦森林能夠有效地緩解“溫室效應”。由于近代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溫室效應”。每公頃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噸二氧化碳,同時放出15 ~ 30噸氧氣。
 
  ⑧                。據有關專家研究,一公頃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減輕工業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帶可以阻擋沙塵,滯塵率高達70%~90%。同時林帶還有降低噪聲的作用,噪聲經過30米寬的林帶可降低6~8分貝。
 
  ⑨森林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又有巨大的生態環境效應,這是任何其他東西都無法代替。
 
  1..根據注音寫出漢字。
 
  ①(ni ǔ) 帶 ②(qī) 息
 
  2.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對森林的價值進行說明的?
 
  答:
 
  3.根據對第①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內容。
 
  生物資源:植物資源、①      、微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
 
  ②        :林地土壤、水分等
 
  4.文章第⑤段中畫線句子列舉數字進行說明有什么作用?
 
  答:
 
  5.第⑦段畫線句子中的“緩解”改成“消除”可以嗎?為什么?
 
  答:
 
  6.文章第⑧段畫線處應填寫的表明這段文字說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請寫在下面。
 
  答:
 
  7.據報道,目前我國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相當于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防治土地沙化勢在必行。請你結合森林的作用,為治理土地沙化擬一條標語。要求語言簡潔,有感染力。
 
  答:
 
  (五)(太原)
 
  奇妙的對稱世界?
 
  許多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種無比完美的對稱規律支配的。
 
  整個動物世界,最明顯的特點是軀干部分兩側的對稱性。以一匹馬為例,通過鼻子到兩腿中間可以作一條中軸線,在其兩側有完全對稱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動物為什么會演變出這種對稱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動物在其所處的環境中,左和右兩面的情況是基本相同的,它們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需要在兩面都能同樣的看、聽、嗅、觸摸,于是就形成了這種對稱性。?
 
  藝術家則利用對稱創造出美。銅器、漆器、雕刻、壁畫、織錦、刺繡……其中的圖案,一概少不了對稱。在被稱為“立體的畫”、“凝固的音樂”的建筑藝術中,也留下了對稱的足跡。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故宮是其中的典范。從天安門到端門、午門形成了一條中軸線,各種各樣的建筑都圍繞這條中軸線鋪開。三大殿更是依據對稱的原則而建,整體形成了一種端莊凝重、氣勢恢宏的美,傳達著王權的威嚴。? 為什么對稱就美呢?萬花筒里雜亂無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奧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鏡構成了三重反射對稱,使得雜亂無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經過鏡面反射后,形成對稱的美麗圖案。可見,對稱的美在于:在雜亂中形成規律,在無序中引入秩序。?
 
  對稱的現象引發了科學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我們知道原子內有原子核,核外有電子。電子質量很微小,帶有負電;原子核內還有質子,質子的質量要比電子大得多,卻帶正電。這種情況是不大相稱的。那么,會不會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電子”,帶負電荷的“質子”呢?1932年,人們果然發現了帶正電荷的電子——反電子。后來又發現了反質子、反中子。總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對稱,已經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了。
 
  那么,會不會存在反氧、反氫、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學家正是運用對稱原理,在進一步提出和探索這些問題呢。?
 
  1.文章從哪三個方面說明“宇宙是被一種無比完美的對稱規律支配的”??
 
  ①
 
  ②
 
  ③
 
  2.文中畫線處所舉萬花筒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答:
 
  3.對稱可以創造美;同樣,不對稱也可以創造美。自由選用下面資料,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說說這兩種美的差異。至少使用兩種說明方法。?
 
  資料①: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選自《蘇州園林》)?
 
  資料②:右圖是我國古代藝術瑰寶——馬踏飛燕。飛奔的駿馬只有一只蹄踏在飛燕上,四蹄姿態各不相同,打破了對稱。銅馬足下的飛燕用來襯托良馬之神速。
 
  答:
 
  4.對偶就體現了語言的對稱美。請你使用對偶的方法,補全《西游記》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幫幫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孫悟空。第七回前半部分內容精選:真個光陰迅速,不覺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這一
 
  日,開爐取丹。那大圣雙手捂著眼,正自揉搓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猛睜睛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唿喇的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
 
  (六)(南京)
 
  ①你見過一個能炒一盤菜的巨型青椒嗎?你嘗過長1米、重15 00克的特大黃瓜嗎?你聽說過一畝地能產一噸優質稻谷嗎?這些農作物并非神話而是事實,它們的種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經過太空之旅后而變得神奇無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種成為人類的新希望。空間生物學的發展為人類的這一希望奠定了基礎。
 
  ②在太空,物體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萬分之一,被稱為微重力狀態,生物極易發生遺傳變異,對細胞、蛋白質、微生物的培養十分有利。太空還剝去了大氣層的“外衣”,太陽光輻射比地面強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極其豐富,將使種子、微生物等細胞中的遺傳密碼發生有益突變,產生新物種。另外太空環境近似真空,沒有污染。專家們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的這些環境條件,為發展新材料、新物種、新醫藥等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場所和生產基地。在太空環境里,生物的變異和進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萬倍。
 
  ③率先提出空間植物和微生物變異理論的美、俄科學家,多年來卻與航天育種這一領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樂部”的后來者——中國。
 
  ④我國返回式衛星和宇宙飛船的發射成功,為空間育種和生物學科研提供了契機。早在 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運用航天搭載進行生物科學研究的建議。1987年我國首次利用衛星進行了植物種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載試驗,它拉開了我國航天育種研究的序幕。
 
  ⑤十多年來,我國先后在9顆衛星和兩艘宇宙飛船上搭載了500多種植物、微生物等,培育出一批生物新品種、新品系、新種源。我國的空間育種成果贏得了世界的贊譽,美、俄、保加利亞等國科學家們紛紛表示了要求合作的愿望。
 
  ⑥1996年10月,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精選處理的雜交水稻種子被放入返回式衛星,在太空中“修煉”了15天后返回地球。這些種子在海南繁育基地種植了44987株。經實驗分析發現,一些水稻發生了高頻率的變異,個別植株的性狀分離變異率高達12%,比用射線輻射變異率高100倍,比自然變異率高數萬倍。如今這批航天水稻已經進入第六代,形成了新品種,單季畝產達到800公斤。
 
  ⑦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空間育種的總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
 
  2.第②段加點的“這些環境條件”具體指哪些?
 
  答:①
 
  ②
 
  ③
 
  3.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④一⑦段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字)
 
  答:
 
  4.文章開頭加點的部分如果去掉,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七)(連云港)
 
  誰染楓林醉
 
  蘇更林
 
  (1)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練的語言,勾勒出層林盡染、楓葉流丹的畫面,并吟誦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千古絕唱。
 
  (2)為什么晚秋的楓葉會變得滿山錦繡、遍地彩霞呢?宋人楊萬里有詩云:“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說是楓葉在一夜間偷飲了“天酒”而“醉”成了紅色。這雖然為楓林紅葉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沒有道出楓葉變紅的確切道理。
 
  (3)到底“誰染楓林醉”呢?現代科學認為,植物葉片的顏色取決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質,如葉綠素、葉黃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等等。這些色素物質往往會隨著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環境條件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從而呈現出各自具有鮮明特征的顏色。葉片中含有較多葉綠素時就會呈現綠色,含有較多葉黃素時就會呈現黃色,而含有較多的花青素時則會呈現紫、藍、紅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其顏色多變。花青素的基本結構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價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堿的性質,即能夠與酸性物質作用生成鹽;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羥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質,即能與堿性物質作用生成鹽。花青素的這種結構特點決定了它具有隨介質pH值改變而改變結構并從而改變顏色的可能性。試驗證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質中呈現其表征的紅色。而楓樹的葉片細胞液呈現酸性,春夏季節由于楓葉中一般只含有葉綠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時的楓林還是郁郁蔥蔥的綠色;可到了深秋季節,由于氣溫驟降,光照減少,使得葉片內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適合葉片,這樣就造成葉細胞內糖分的積累,從而促進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楓葉細胞液的酸性環境,花青素呈現紅色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4)“霜葉紅于二月花”體現了“楓林紅葉”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楓林之中,一定會為祖國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為“霜葉”抗嚴寒傲霜雪的生機和力量而感動。
 
  (選自《語文報》,有刪改)
 
  1.第(2)節中,楊萬里的詩并沒有“道出楓葉變紅的確切道理”,作者為什么還要引用這兩句詩?從文中可以看出楓葉變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2.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結構特點是什么?
 
  答:
 
  3.楓葉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過50字)
 
  答:
 
  4.大自然中的植物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八)(宿遷)
 
  人能與鳥比翼齊飛嗎
 
  ①人類自古以來就向往能像鳥一樣在藍天上翱翔。據《后漢書》記載,我國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大鳥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試驗過飛行。直到17世紀,歐洲還有人試圖這樣模仿鳥類飛行,但都未能成功。這是為什么呢?
 
  ②經過長期研究,人類終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與鳥類比較,相對來說要小得多,因此靠雙臂來扇動翅膀,是無法克服自身重量進行有效飛行的。
 
  ③撲翼飛行的失敗,并不能阻擋人類的探索。1783年,人們利用輕于空氣的飛行器——氣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隨著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發展,人們又在重于空氣的飛行器方面探索,開始也進行過撲翼機的研究,但是由于鳥類飛行時翅膀的運動十分復雜,限于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還不能提供輕而堅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動力,這種嘗試仍未成功。后來,還是鳥類的翱翔(不需扇動翅膀)和風箏的飛行給人以啟示,人們終于采用固定機翼的形式,于1903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動力的載人飛機,實現了飛行的理想。
 
  ④從那以后,航空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今天,千姿百態的飛機飛向藍天,為國防和國民經濟服務著,乘坐飛機已成為極為普通的事了。不過,人們感到乘坐飛機并不能享受在藍天自由飛翔的樂趣。于是,許多航空愛好者絞盡腦汁進行撲翼飛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學家們制成一種“機械鳥”,它以一臺小電動機為動力,扇動兩只3米長的滌綸薄膜翅膀,便可輕盈地飛向天空。這種撲翼機可用于體育運動,也可用于軍事偵察和通訊聯絡,引起各國航空界的極大關注。我們相信,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類一定能實現像鳥一樣在廣闊的藍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1.填空。
 
  ①第②節中運用了 說明方法;
 
  ②本文是按 順序說明的。
 
  2.細讀第④節,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簡要回答。
 
  ①“機械鳥”的飛行方式是:
 
  ②今天航空事業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3.揣摩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于是,許多航空愛好者絞盡腦汁進行撲翼飛行的研究。
 
  ②這種撲翼機可用于體育運動,也可用于軍事偵察和通訊聯絡,引起各國航空界的極大關注。
 
  4.請你談談讀了本文后得到的啟示。
 
  答:
 
  (九)(杭州)
 
  細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們的特征區別很大。細菌雖然小,要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但它除了擁有生命的基本單位核酸之外,還有一大套賴以生存的配套設施。包括作為居住“公館”的細胞壁,儲存營養物質的“倉庫”,以及進行新陳代謝的“化工車間”。依靠這些,細菌能夠攝取外界的物質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憐得多,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實際上它只有一個分子大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整個家當也只是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來做比喻,細菌最起碼也有條褲子,有只討飯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細茵雖然必須在人體內部的良好環境中才能繁殖,但處在惡劣環境中仍能生存較長的一段時間。而病毒則像個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張吃奶的嘴外便一無所有,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里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體外,病毒就活不了幾小時。
 
  大部分抗生素對細菌起作用,是因為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胞繁殖,干擾它們形成新的遺傳結構或者細胞壁。而正因為病毒只能寄生在別人的細胞內,自己不能完成這些生化反應,所以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這么弱,為什么還會那樣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極強,病死率可達80%。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冠狀病毒本來致病的能力并不強,問題在于“變種”上。變異的病毒和原來的不同了,它可能是無害的,但也可能變成“殺傷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它會因反復變異而使殺傷力次第增大。因為就殺傷力而言,變異就像,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記錄。如果有過,可能現在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
 
  必須指出的是殺傷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變種冠狀病毒之所以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類還沒有接觸過這樣變種后的新病毒。當人群有足夠多的人產生了抗體之后,這種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也就小得多了。
 
  1.文章多處運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別具有什么作用?
 
  ①(病毒)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
 
  答:
 
  ②變異就像,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答:
 
  2.文章從哪幾方面把病毒和細菌作比較?請分點概括回答。
 
  答:
 
  3.根據病毒的特征,給病毒下一個定義。(不超過35個字)
 
  答:
 
  4.本文說明的中心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答:
 
  (十)生物入侵者
 
  梅濤
 
  ①當你在路邊草地或自家庭院里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你肯定不會感到驚訝。但在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們看來,這或許不是件尋常小事。專家們把它們形象地比喻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②在人類早期社會,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可能隨風飄蕩幾十千米后才會落地,如果各種條件適合。它會在那里生根、發芽、成長;山問溪水中的魚蝦可能隨著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戶……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③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勃難逃。
 
  ⑤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
 
  ⑥一些生物學家們指出,一旦某種“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環境中站穩腳跟并大規模繁衍,其數量將很難控制。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那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動植物。人們仍將束手無策。
 
  ⑦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
 
  (有刪改)
 
  1.結合語境,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歸咎:
 
  (2)束手無策:
 
  2.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品讀后,請說說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為何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文中通過介紹“生物入侵”的現象,告訴人們“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請寫出這些不良后果。再根據文章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給“生物入侵者”下個定義。最后。請舉例說明這篇文章的語言特點。
 
  答:
 
  3.閱讀下面兩則材料,請聯系上文,并就生物物種遷移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材料(1):一些專家主張人類不該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能夠生存下來的雖然是強者,但它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自然界的平衡終究會實現。
 
  材料(2):2003年,我國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問題日益突出,紫莖澤蘭、豚草等在遼寧、云南等地蔓延,累計造成1.5億畝森林受害。這些地方正在全面圍剿外來入侵生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十一)(福州)
 
  “空氣長壽素”——負氧離子
 
  每當我們來到原野,漫步海邊或走進森林的時候,總感到那里的空氣特別的新鮮,渾身充滿了輕松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長壽素”——負氧離子。
 
  負氧離子是一種帶電的微粒。早在一百年前,科學家們就發明了空氣帶電現象。空氣之所以帶電,就是因為其中含有負氧離子。那么,負氧離子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大氣中時常發生高壓放電現象——閃電,就在閃電發生的瞬間,其周圍的空氣即被電離,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負氧離子。
 
  研究表明,樹木、花卉釋放出的芳香揮發物質具有增加負氧離子的功能。此外,噴泉本身就是一個負氧離子發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噴花的淋浴頭也都會產生負氧離子。這就是原野、海邊、森林里的負氧離子格外多的原因。
 
  負氧離子在空氣中不會無限增多,也不會長期停留,而是不斷產生、不斷消亡。據測定,北京北海公園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含有負氧離子800多個,而在行人擁擠的王府井大街僅200個左右。負氧離子懼怕灰塵、細菌、病毒,一旦碰到這些小的顆粒,就會發生電荷的傳遞,致使灰塵和細菌的顆粒變大,當空氣托不住它們時便降至地面。這就是負氧離子多的地方有毒顆粒少、空氣格外清新的原因。
 
  負氧離子對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僅能使空氣清新,還可以滅菌、除塵、治病。當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很高時,能抑制多種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壓,消除疲勞,促進肌體的新陳代謝,調節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正因如此,人們才稱負氧離子為“空氣長壽素”。
 
  據最新出版的美國《生活》雜志報道,世界上三個有名的“長壽村”——巴基斯坦東部的芬扎、厄瓜多爾南部的畢路卡其巴以及前蘇聯高加索的一個村莊,僅百歲以上的壽星就有數百人。這三個長壽村皆是群山環抱、綠樹成蔭,負氧離子濃度很高。
 
  懂得了負氧離子的有關知識,我們就要在工作、學習之余經常到郊外、森林、海邊去放松放松,這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節選自《知識文庫》2004.5)
 
  1.本文從 、消亡、 三個方面介紹負氧離子的知識。
 
  2.本文舉三個“長壽村”的例子,具體說明了 。
 
  3.要增加我們校園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十二)(莆田)
 
  鳥的建筑
 
  葦 岸
 
  ①鳥巢是鳥的建筑。和我們蓋房子不同,鳥筑巢不是為定居。鳥只在繁殖期筑巢。
 
  ②鳥類學家依據鳥巢的位置和性質,把鳥巢分為地面巢、水面巢、 、 和
 
  等幾種類型。
 
  ③地面巢大多簡單、隨便,往往僅在地面凹處略敷草物即告完工。這種巢,主要由雉、雁、鴨、鶴等笨拙的大型鳥類所為。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像云雀、百靈、歌鴝、畫眉這些名字美麗,叫聲動聽的玲瓏小鳥,也在地面營巢。當然,它們的巢編織得都很精致。這是些疏于林木,常年出沒在曠野,為土地處處留下歌聲的可愛精靈。在水面營巢的鳥屈指可數,能夠列舉的如涉禽中善游的骨頂雞與董雞。它們借助水生植物搭造的可隨水面升降的盤狀浮巢,風險最小。洞穴巢包括崖壁洞穴和樹干洞穴兩種,前者的主人有翠鳥和沙燕;后者居多,如椋鳥、山雀、斑鳩、八哥、鷦鷯及骯臟的戴勝等,都是天然樹洞或啄木鳥棄巢的受益者。如果順著這個行列數下去,我們還會驚訝地發現鴛鴦。應該指明的是,營樹洞巢的鳥,只有攀禽中的啄木鳥,真正具備開鑿本領。啄木鳥還有一種英雄秉性,即它從不使用自己往年的舊洞。利用我們的屋宇營巢的鳥(不提麻雀),主要為燕科成員,原因在于它們的泥巢無法在露天筑造。最后說到的編織巢,就是指我們觀念上認定的,代表“鳥巢”這一詞語本義的,由鳥類中廣大的鳴禽在樹上(個別在草叢或灌木基部)精心營建的巢。這是那群勤奮的鳥類藝術家嘔心瀝血的作品,也是我們這篇短文想要談論的核心。
 
  ④除涉禽中的鷺,游禽中的鵜鶘和猛禽中部分鷹隼(這是些在樹上筑粗陋大巢的鳥)外,編織巢幾乎全部為雀形目鳥類所造。它們長于鳴囀,巧于營巢,故根據分類上的說法,我們前面又稱它們為鳴禽。雀形目是新鳥亞綱中種數最多的一目,其龐大數量占現代鳥類總體一半以上。
 
  ⑤編織巢的形態,可說多姿多彩。我們易于見到的杯狀巢、碗狀巢、盤狀巢及瓶狀巢,是其中主要的幾種。營哪種巢型,與鳥的科屬有關。但我愿意相信,它取決于鳥類個體的偏愛與審美因素。因此,這里無規律可循。
 
  ⑥杯狀巢是多數營巢鳥喜愛的一種巢型,像我們熟悉的伯勞、卷尾、柳鶯、壽帶等夏候鳥,都營此型巢。太平鳥、灰山椒鳥、烏鶇及北紅尾鴝等,營碗狀巢。樹鷚和灰喜鵲的巢很淺,呈盤狀。攀雀和棕扇尾鶯的巢收口,巢體似瓶。文鳥、黃眉柳鶯和“告春鳥”短翅樹鶯,能夠營造頂部具蓋,側面開門的球狀巢。更為精巧和高超的,是黃鸝和繡眼鳥的吊籃式懸巢。南方有一種富于傳奇色彩的小鳥,會將芭蕉或其他大型樹葉卷合,然后在葉緣穿孔,貫以絲線,縫成袋狀巢。這種天才的小鳥,鳥類學家就叫它“縫葉鶯”。
 
  ⑦真正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們的視域內最為顯著的鳥巢,實際是喜鵲粗糙的球狀巢。這種“仰鳴則晴,俯鳴則雨,人聞其聲則喜”(《禽經》)的民間吉祥鳥,同淳樸的麻雀一道,終年祥和地圍繞著我們。特別是在空曠的冬天,它們的巢很像一座座村莊,醒目地坐落在原野高大的樹上(每巢都有一定巢距的巢區。個別也有一樹雙巢現象。在北京的沙河附近,我曾見過一樹四巢)。每次看到這些高聳的星羅棋布的“家”,我都很動情,我覺得這是一種世間溫暖與平安的象征,是這個季節比雪與太陽升落更優美的景色。
 
  ⑧在神造的東西日漸減少、人造的東西日漸增添的今天,在蔑視一切的經濟的巨大步伐下,鳥巢與土地、植被、大氣、水,有著同一莫測的命運。在過去短暫的一二十年間,每個關注自然和熟知鄉村的人,都已親身感受或目睹了它們前所未有的滄海桑田性的變遷。
 
  1.根據第③段內容,在下面為第②段空白處填上適當的“巢名”(每處3個字)。
 
  鳥類學家依據鳥巢的位置和性質,把鳥巢分為地面巢、水面巢、 、 、 和 等幾種類型。
 
  2.本文說明的重點,亦即本文談論的核心是 。
 
  3.簡要說說第③段第二句加點的“主要”一詞在文中的作用。
 
  答:
 
  4.根據第④段的內容,解釋什么是“鳴禽”。
 
  答:鳴禽是
 
  5.你如何理解第⑦段末尾劃線句子的含義?
 
  答:
 
  6.作者在文末說:“每個關注自然和熟知鄉村的人,都已親身感受或目睹了它們前所未有的滄海桑田性的變遷。”你對此又有什么感想?
 
  答:
 
  (十三)(龍巖)
 
  上海能造摩天大樓嗎
 
  有人說,上海灘是個灘,水多、地低、土軟,對高大建筑物不勝負擔。例如,座落于市中心的上海展覽館主樓,人們每天經過它身邊并不覺察到它有什么變化,可它從建成到現在卻靜悄悄地下沉了1.60米,相當于一個人的高度;剛建成不久的上海胸科醫院外科大樓,在它下降最迅速時甚至以每天5毫米的速度沉落。由于它們都是均勻下降,所以并沒有給寵大的建筑物和人們的安全帶來威脅。但是,也有一些建筑物在建成后不久就出現了傾斜性的下降,發出了危險性的信號。
 
  其實,上海灘下并不是清一色的軟土層。如果把灘下的土層繪制成一幅豎向剖面圖,你就會發現在厚達300米松散的“千層糕”里卻是群山起伏:表層為褐黃色亞粘土和灰色粉砂夾亞砂土;往下為三個不同厚度的淤泥質軟土,如樁打在這里,地面上高層建筑物就容易往下沉降;以下為暗綠色粘性硬土層,歷來是上海高層建筑的樁基持力層;再往下則是以粉細砂為主的承壓含水層和基巖,摩天大樓的樁基打到這里,當然是穩如泰山的,不過要花費很大的經濟代價。
 
  在上海灘建造摩天大樓,除了必須伸長腿、打深樁外,能否有較經濟的辦法呢?上海地質工作者發現在“千層糕”的土層中,有零星的山包崛起,淺的離地表僅70余米,如把樁打在山包之上,摩天大樓就能站穩腳跟,昂首雄視世界。
 
  (說明:大寫字母表示土層;小寫字母表示山包。以下答案均用圖中字母填寫。)
 
  1. 如果某建筑公司要在上海灘建
 
  一幢摩天大樓,那么樁基應選擇打在哪個地方最科學合理又經濟?
 
  應打在:___________處。
 
  2.“歷來是上海高層建筑的樁基
 
  持力層”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處。
 
  3.地面高層建筑的樁基不宜打在
 
  哪些土層: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黃岡)
 
  人類能移居火星么?
 
  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的科幻小說里,人類就開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這還只是個設想。但許多人都堅信,問題不是人類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方式到達那里。至今,仍然沒有人確知怎樣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達火星。有人估算,人類登上火星需要600億美元的資金,甚至更多。不過,火星協會主席羅伯特·祖布林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300到400億美元,相當于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花費。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為《移民火星》的書,書中勾勒了人類定居火星的宏偉藍圖。
 
  為什么人類對火星始終充滿向往?因為就目前的觀測情況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地方。盡管火星上的溫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環境與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半,那里還有相當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氣濃度。最主要的是,探測器已經發現了在火星冰凍的極點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兩年,火星會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來到了距離地球5576萬公里的地方,這是6萬年來它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說:“人們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許是解開這個問題的關鍵。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狀態的微生物,那也意味著類似人類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協會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說,人類想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人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們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緣起和歸宿。”“并且,火星是我們目前知道的人類有機會移民的唯一地方,人類將以此證明自己不會永遠呆在地球上;如果我們(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將不得不再次審視人類和地球的關系。”
 
  1.閱讀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四個條件
 
  ① ②
 
  ③ ④
 
  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對探測火星的意義各有什么看法?簡要回答。
 
  祖布林:
 
  弗雷德曼:
 
  3.由于編者的疏忽,文中劃線句子中掉了一個“不”字。有人認為這個“不”字應放在(A)處,也有人認為應放在(B)處。你認為應該放在哪里?為什么?
 
  答:
 
  4.假如有一天火星人來到地球做客,請以導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紹你知曉的一處旅游景點及特征。
 
  答:
 
  (十五)(荊州)
 
  有趣的種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則有幾十顆種子,多則有幾十萬顆種子。如果它們都只停留在原地,擠成一堆,很難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如干旱、洪澇、火災等等,集中在一塊兒就更有滅絕的危險。因此,種子必須以各種方式進行遷移。這也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種多樣,種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綠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種子,有一種“彈射”的本領,果實成熟后包藏種子的果莢會突然扭曲、炸裂,將種子彈射到幾十厘米甚至幾米之外。根據現在掌握的資料,植物界中的彈射“冠軍”,可能是一種生長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達14米之遠。
 
  ④在非洲北部和歐洲南部,有一種有趣的植物叫噴瓜。它的果實成熟時,那些包藏種子的漿汁,就像氣球中的空氣那樣,對果皮產生強大的壓力,只要輕輕一碰,果實的粘液和種子就一起噴發出來,可射6米之遠,所以當地人稱它為“鐵炮瓜”。
 
  ⑤但是這些種子的旅行路程,在整個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種子,能以各種特有的辦法,旅行到幾千米、幾十千米之遠,有的甚至還能進行“環球漫游”呢!
 
  ⑥19世紀中葉,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雙桅帆船,遇到一場大風暴,船在風浪中顛簸飄流,好不容易才來到一個平靜的海灣。水手們上岸,挖掘沙石來壓艙,意外地發現一個黑色的瀝青圓球,但拿在手上卻感到很輕。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椰子殼,里面藏著一張羊皮紙,上面寫著古文。原來,這是當年哥倫布寫的一封信。當時的航海者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常常利用椰子殼等飄浮物來傳遞信息。
 
  ⑦椰子的果實外殼堅硬,不透水,中間是蓬松的纖維層,充滿了空氣,很輕,很適宜在海水中隨波飄流,作長途旅行。一旦被海浪沖到沙灘上,就可以發芽、生長。由于椰子以這種方式傳播后代,所以我們見到的椰子樹,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幾乎都長在海灘邊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種子還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實蓮蓬像一艘小船,輕浮在水面上,四處飄流,把種子帶到遠方。待蓮蓬腐爛了,種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棟新的荷花又成長起來了。
 
  ⑨還有睡蓮,它的海綿質的漿果結構十分奇特,漿果里面裝有好多種子,每粒種子外面包有一個充滿空氣的囊,就像套著個救生圈,在長途飄流中,囊中的空氣慢慢消失,種子就沉到了水底。
 
  1.你感覺到了嗎——文中起“總說”作用的一個句子是(在下面橫線上寫出其序號):
 
  答:
 
  2.你發現了嗎——表示說明的內容將更進一層的一個自然段是(在橫線上寫出其序號):
 
  答:
 
  3.你提煉了嗎——抓關鍵詞語,可用四個字概括出種子這樣兩種有趣的旅行方式:
 
  答:
 
  4.你揣摩了嗎——從全文的內容看,“種子旅行”的含義是:
 
  答:
 
  5.你品析了嗎——第⑥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答:
 
  6.你聯想了嗎——請介紹種子旅行的另外一種有趣的自然方式:
 
  答:
 
  (十六)(十堰)
 
  一個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多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
 
  上面這個謎語猜一種動物,謎底是啄木鳥。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中,而且人家揭了謎底后,我還不懂為什么把啄木鳥譽為“森林醫生”。后來我隨一支森林科學考察隊去林區調查研究,通過一位生物學家對啄木鳥的介紹,和我自己對它的觀察,我才真正認識到,“森林醫生”這個稱號,啄木鳥是當之無愧的。
 
  啄木鳥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給樹木“檢查身體”。它用嘴將一棵棵樹從根到梢篤篤地輕輕敲打一通,聽聽有沒有空聲。經驗告訴它,敲打時如發出空聲,樹干里面一定有蟲,就立刻“動手術”。它的嘴長而直,末端尖銳,不但能啄破樹皮和腐敗的樹干,而且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它的舌骨很發達,包圍著頭骨,舌骨起著特殊的彈簧作用,能使細長的舌條伸縮自如;舌面富含黏液,能把樹中昆蟲的幼蟲和蟲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長的小鉤,能鉤取樹中較大的昆蟲。它的鼻孔上覆蓋著保護性的剛毛,可以防止碎土屑飛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線也很科學,工作時總是圍繞著樹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這樣既可避免重復勞動,又不會有所遺漏。啄木鳥就憑著這套完備的“醫療器材”和獨特的“醫術”,專門捕食危害樹木的昆蟲,保護樹木健康地成長。
 
  由于長期過著樹棲生活,啄木鳥的翼變得既短又鈍,不適于快飛和遠翔,只能在林間通道或林中曠地作短距離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卻特別強勁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鳥類那樣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變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銳利的鉤爪,因此即使攀緣在筆直的樹干上也不會滑落下來。此外,它的尾羽強韌堅直,羽軸特別粗硬,有彈性,可以當做支柱頂住身體,與兩條岔開的腿形成一個“三足鼎立”之勢,增加了懸立時的穩固性。
 
  1.本文為什么將啄木鳥譽為“森林醫生”?
 
  2.文章開頭引用謎語有什么作用?
 
  3.文中說“它(啄木鳥)的操作路線也很科學”。請回答:啄木鳥工作時的操作路線是怎樣的?為什么說這種操作路線是科學的?
 
  答:①第一問: 。
 
  ②第二問: 。
 
  4.文中劃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說明方法:
 
  ②作用: 。
 
  5.從節選的文字看,還不足以說明“‘森林醫生’這個稱號,啄木鳥是當之無愧的”,如果讓你續寫下文,你認為還應寫進哪方面的內容?
 
  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