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學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正文

2022年中考作文寫作素材:古詩文里的金句(2)

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01-25 10:12:21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79.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孔子說:“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斷定他將來趕不上現在的人呢?

  80.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8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孔子說:“一個國家的軍隊主帥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即使是普通人,志氣也不能被改變。”

  8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孔子說:“年歲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樹和柏樹最后萎謝的道理。比喻中仍經過嚴酷考驗,才能識別一俱的品質。”

  8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孔子說:“聰明的人不會感到迷惑,有德行、恩情的人不會感到憂愁,勇敢的人不會感到畏懼。”

  84.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論語·子罕》)(對于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85.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孔子習慣一步一步的由淺入深的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識讓弟子的常識淵博用禮儀規范約束弟子的行為受到這樣的教育會讓弟子感到學習是很快樂的事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永遠不想停止

  8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過去的事情不可挽回,未來的卻還能把握住。

  87.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說:“有什么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就回答)說:“那就應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8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孔子說:“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壞別人的事,而小人卻與之完全相反。”

  89.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會垮掉。

  9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論語·子張》)每天知道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不忘記(那些)已經掌握的東西,(這樣)可以稱為好學的人了。

  9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君子的過錯好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們都看得見;改正過錯的時候,人們都仰望著他。

  9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么辦好。

  9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干,自身不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9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9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保持和諧融洽的氛圍,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該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雖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實際并不講求真正的和諧貫通。

  96.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急于求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利則辦不成大事。

  97.夫如是,如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像這樣做了,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修治文教、德政使他們來,已經來了,就使他們安定下來。

  98.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君子給人以恩惠自己卻不需什么耗費;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卻沒有怨恨;有欲望卻不貪心;泰然自若卻不驕傲;威嚴卻不兇猛。

  9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士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把實行仁道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

  10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孔子認為(人的修養)從學《詩》開始,在學《禮》中自立,在學《樂》中實現。”

  101.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禮節重在相互往來,有往無來,不符合禮節;有來無往,也不符合禮節。

  10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故曰教學相長也。(《禮記·學記》)所以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后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對有些知識還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10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

  10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一塊玉如果不加以雕琢,就不會成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通曉一些道理.

  105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

  10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好學的人,離智者也就不遠了;無論何事都竭盡所能去做的人,離仁者也就不遠了;時時刻刻把“榮辱”二字記在心上的人,離勇者也就不遠了。

  10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事先準備就能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10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要廣泛地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行。

  109.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禮記·中庸》)萬物同時生長而不相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而不相違背。

  110.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表達的是一種大同的理想社會。

  111.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只拉緊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緊,卻是文王和武王不會做的;有時拉緊弓弦有時放松,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眾的辦法。

  11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大學》)大學的道理,在于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

  113.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禮記·大學》)老百姓所喜歡的就大力提倡、發揚,老百姓所厭惡的就予以抵制、杜絕,這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應該做的。

  1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115.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116.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藝,不到處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1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11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兩個人同心合意,其鋒利程度能把金屬切開。這里用的是比喻。在語言上談的來,說出話來像蘭草那樣芬芳、高雅,娓娓動聽,沒有污穢的語言。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119.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勢解》)大海不拒絕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能夠變得廣闊無邊;高山不拒絕任何泥土石塊,所以才能堆積得高聳入云。

  120.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做)一年的打算,沒有趕得上種植莊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沒有趕得上栽種樹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沒有比得上培養人才的。

  121.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1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運于掌:尊敬我的長輩,并且把這種尊敬的心推及到別的年長者身上;愛護我的小輩,并且把這種愛護的心推及到別的年紀小的人身上,天下就可以掌握在我的手掌里,比喻稱王天下的容易。第一個“老”,用作動詞,指尊敬,侍奉;第二個“老”,用作名詞,指老者;第一個“幼”,用作動詞,指愛護,撫養;運,轉動。

  12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執政者如果以順應民眾的快樂為快樂,民眾就會為執政者的快樂而快樂;如果把民眾的憂苦當做自己的憂苦,民眾也會為執政者的憂苦而憂苦。

  1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

  125.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用同情憐憫他人的心,實施同情憐憫他人的政策,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心里運轉小物件一樣容易。

  12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公孫丑下》)民眾最為重要,社稷的地位其次,國君最輕。社,土神;稷:谷神。

  1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有利于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重要)。

  1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達到極點,(連)骨肉至親(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達到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服從他。

  129.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不用圓軌和直角尺就畫不出圓形和方形,用來比喻沒有規章制度就使人無所遵循,就辦不成事情。

  1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有品德的人就是擁有如孩童一般的善良,待人熱忱,懷有遠大理想的人。大人,偉大的人。

  13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恒,經常。

  132.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133.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找回來那喪失了的善心罷了。心,善心。

  13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的人都保持善性。窮,身處逆境;達,顯達。

  135.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孔子登上東山就感到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變小了。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隨著視野的轉換,人們對人生也會有新的領悟。

  136.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盡心上》)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于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君子坦蕩蕩。

  13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辨證地去看問題。

  138.持(主張)之有故(有根據),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13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里,就和黑土一樣黑了。

  140.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勸學》)寶玉藏在山中,連山上的草木也顯得滋潤;珍珠產在深淵里,連涯岸也顯得不干枯。學問、韜略藏于胸中,自然會行為舉止不俗,氣魄風格不凡。若無內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個凡夫俗子。

  141.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荀子·大略》)國家將要興盛,必然要尊師重教,國家將要衰亡的時候,一定格外輕賤教師。

  142.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甌臾:瓦器,一說凹下之地。滾動的球體掉進凹陷處會停止,謠言傳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143.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卜居》)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14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楚辭·卜居》)比喻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沒有一個人全是優點,也沒有人全是缺點。

  14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我)揩拭著辛酸的眼淚,聲聲長嘆,哀嘆人生的航道充滿了艱辛。

  14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不屈不撓,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