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中考網編輯整合 2015-03-07 23:18:18
[例文參讀]
黃河的隨想
黃河在咆哮,古老的黃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黃的河水奔騰翻滾,訴說著她的漫漫旅程。黃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輝煌太輝煌。五千多年間,黃河岸邊涌現出一個又一個黃帝似的偉大人物,黃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炎黃子孫。黃河創造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炎黃先祖與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以自己勤勞的雙手,聰明的頭腦創造了這個文明古國,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篇章中,寫下了舉世矚目的一頁。過去的中國是前人建造的功勞,今日的中國是父輩的辛勤建設,未來的中國將在我們手中飛黃騰達。
黃河在咆哮,悲傷的黃河在咆哮。她飽經風霜,經歷了難以計數的坎坷歲月。她遍體鱗傷,含冤受辱。她在大聲呼喚我們這些中華兒女:不要忘記過去那段屈辱的歲月--不要忘記英國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鴉片"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不要忘記八國聯軍燒殺搶掠,肆意踐踏中國的文化珍寶;不要忘記在日本鬼子兇殘的刺刀面前,國民黨政府炸開黃河,用千百萬勞動人民的災難換得戰局上短暫的緩和;不要忘記中國人民被列強欺壓在水深火熱中煎熬。這冤,這辱,這屈,刻骨銘心,黃河兒女世世代代背上了這烙印,肩負著一洗恥辱重振國威的歷史使命,在大浪中奮勇向前,向前!
黃河在咆哮,醒來的黃河在咆哮,這咆哮是號角,這咆哮是戰鼓。新中國的成立,給中華大地帶來蓬勃的生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是春暖人間。黃河在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轟天震地的歡呼聲中咆哮,她翻騰,她激蕩,她抖擻,她飛天翱翔。她為中華民族的光輝前程而全身心的興奮。黃河在咆哮,黃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發出全力的呼號,她在時時刻刻激勵、鞭策中華健兒們前進。
黃河在咆哮,威嚴的黃河在咆哮。新中國建立以來,黃河不斷整治,得到黨和人民大力支持與重視,更得到了世界各國人士的仰慕,稱她是"中國的一條真正的黃龍"。她挽回了曾經被人唾棄的尊嚴。現在黃河站起來了,也代表我們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都站起來了。聽,黃河用奔騰九天、撥云攬月的氣勢在宣講,她教育我們:"努力學好文化,為祖國再添新貌。"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這更磅礴的喉嚨,世界上哪里去找比這更震撼著人類每一個細胞的聲音!黃河的話就像是一條無形的長鞭,在督促我們奮發向上。
黃河啊黃河,多少個朝朝暮暮你在咆哮,為的是什么?為的是中華民族的富強,為的是赤縣神州的昌盛,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神圣職責。為了它,黃河又在多少個炎黃后代的心中此起彼伏、咆哮不停呢?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洪亮的歌聲傳遍祖國天南海北,激蕩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令人遐想翩翩。
(選自《作文與考試》2003.15作者:陳明)
[例文評點]
黃河,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用它來作為中國的縮影是極具典型性的。小作者截取了"黃河在咆哮"這一特寫鏡頭,遐想翩翩,將文明旅程、百年屈辱、今日輝煌、未來重任熔鑄為一幀似乎能觸到的奔騰脈搏的風景,有條不紊地展示出一幕幕色彩各異的場面,從而奏響了全文"愛我中華、興我中華"的主旋律,格調雄渾壯闊,震憾人心。
[例文參讀]
窗的隨想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是我在小學時學過的詩句。詩人杜甫從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終年不化的積雪,看到了來自東吳要向遠方行駛的船只。他的這首詩使我感受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羅萬千景象。
窗,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朽的詩篇!
窗走進了一位女詞人的心靈深處。李清照在一個孤寂冷清的黃昏,倚窗凝視,看到了黃花滿地、梧桐細雨。鴻雁飛過的凄清景象,于是,她發出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感嘆。
窗嵌入了一個閨閣才女的心底里。也是在深秋季節,也是在黃昏日落時,林黛玉坐在窗口,望著那漸漸瀝瀝的小雨,聽著那清晰的雨滴竹稍聲,她想到了自己寄人籬下、孤苦無依的生活,不覺心有所感,寫出了一首凄婉動人的《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窗打開了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隔膜,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詩意。
當一個孩子被大人強迫去睡覺時,他的心中是多么不暢快。可當他在被窩里想到他可以從窗臺看到外面的景物時,他很快地趴在了窗臺上。從窗口,他看到了樓下玩耍的孩子,看到了遠處路燈下的行人……在那時一定很快樂吧!
有一個女孩子,她有病,不能下樓,不能出去玩。這時,小小的窗口又成了她惟一的安慰,她從窗口看到了繽紛的世界。窗給了她生活的勇氣。
有了窗,就有了希望。站在窗口,我默默地想。
(選自《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3作者:王柑琪)
[例文評點]
這篇短文篇幅不長,內容卻豐富多彩。小作者由古及今,對"窗"展開聯想,想到了李清照從窗外看到的凄景而觸發的悲情,想到了林黛玉坐在窗口聆聽雨聲而抒發的凄情,想到了被強迫睡覺的男孩對窗外行人的欣羨之情,想到了生病的女孩從窗外繽紛世界中受到的鼓舞之情,可謂場面生動,情景交融。此外,文中引用了跟窗有關的許多古詩,既切合文章的內容,又給文章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文題之四]
不同的人筆下的菊各不相同,如《紅樓夢》中黛玉、寶玉、寶釵、湘云、探春五人所作的十二首詩:《憶菊》、《訪菊》、《種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等就反映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情趣。又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悠閑、黃巢的"報與桃花一處開"的奇想,毛主席的"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豪情,也反映了他們各自不同的胸懷境界。請以"菊"為話題作文。
[構思點撥]
古往今來,多少人愛菊種菊賞菊詠菊。這篇文章可以寫成一篇以菊花為說明對象的說明文,或全面介紹或根據不同寫作目的選取相關的內容作詳細介紹;可以描述菊花不擇土壤,凌風傲雪,端雅大方,久開不敗等特點,從中找出引發點,運用聯想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頌揚某種精神;可以以觀菊為內容,寫成一篇游記、參觀記;可以寫某人對菊花的情緣等。
[例文參讀]
菊趣
菊花的別名很多,如黃花、節花、女花、日精、更生、金蕊。更有人稱它"花中隱士",那是因為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隱居柴桑后,終日以菊為伴,故而它也就被后代文人視為隱逸高雅的化身了。
古人栽培菊花最早是供食用的。屈原《離騷》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神農本草經》里有"菊服之輕身耐老"的說法,漢初有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漢魏時有用菊花嫩芽沏茶的嗜好。就是現在,中醫也常以黃白菊花入藥,家庭更是把野生的菊花、栽植的茼蒿菊作為可口的菜蔬。
晉代以后,菊花逐漸成為觀賞佳品。陶潛愛菊在歷史上留下佳話,唐人也寫了不少詠菊詩篇,宋代每年要開兩次"賽菊會",而清代《廣群芳譜》記載的菊花品種,已達三四百個了。
菊花作為文化使者,也為促進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據考,公元前900年前,我國菊花經朝鮮傳到日本;公元1180年進入英國;1189年傳到東南亞,又傳到荷蘭;1789年傳到法國;19世紀初從英國傳到美洲。至今,世界各地都可見到它的倩影,成為世界名花之一。日本天皇每年秋天要舉行"菊花會",招待外交使節和政府官員;而11月3日還是日本人的"菊花節"。
菊花不僅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還可以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氫等有毒氣體與粉塵。這一點恐怕就更不大為人所知了。
(選自《中學生優秀作文》2003.9作者:楊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