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文言文
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 文言文中,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1)用 者, 也 來表示。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涉世家》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隆中對》 吾之妻
2023-03-09
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例:甚矣,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
2023-03-09
其 他 方 法 找虛詞(句首、句末虛詞): (1)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標志。尤其是語氣詞和一些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劉勰在《文心雕龍 章句》中說過: 夫惟蓋故者,發
2023-03-09
據 修 辭 排比、對偶、反復、頂真 文言文中往往會用到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對我們斷句很有幫助。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
2023-03-09
看 對 話 注意兩點:一是對話中又有對話的情況,二是文中省略說話人和 曰 字的。 文言文中,對話最易被發現,因為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對話的標志性字詞,如 曰、云、言 。但在這里我們需 示例: 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
2023-03-09
明確詞性 (一)明名詞、代詞 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 文言文中,,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后先如,再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時往往用全稱,以后
2023-03-09
找 句 式 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 幫手 。 如:以殘年之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2023-03-09
而 字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并列承接與轉折; 承譯 接著 轉譯 但 ,狀語后頭表修飾。 1.表示并列,相當于 而且 、 又 、 和 或不譯。 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系,相當于 而且 、 并且 、 就 或不
2023-03-09
于 字順口溜 于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 形容詞后表比較,動詞之后表被動。 1.對,對于。 例:貧者語于富者曰。 2.在,從。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 例
2023-03-09
之字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 的 ; 用作動詞 去、往、到 ,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 他 (他們)、 它 (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
2023-03-09
其 字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 這 和 那 ; 后帶數詞譯 其中 ,表示反問譯 難道 。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 他、她、它(們)。 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 我(的) 、 自己(的)。 例:并自
2023-03-09
以 字順口溜 以 作介詞 把、拿、用 ,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 而 ,偶爾通假要分清。 1.作為介詞表示憑借,譯為 憑、靠 例:乃入見。問: 何以戰? (《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 用
2023-03-09
利用文中關鍵字詞背誦 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都有關鍵字詞,一般情況下,關鍵的字詞有兩種: 段首字詞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在背誦自以為已經熟練記憶的文言文時,往往在某一段的開頭卡殼,怎么回
2023-01-30
乃 1.副詞 (1)可譯為 竟然 。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為 于是 、 才 、 就 。 例: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岳陽樓記》) 2.判斷詞,可譯為 是 、 就是 。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
2023-01-30
乃 1.副詞 (1)可譯為 竟然 。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為 于是 、 才 、 就 。 例: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岳陽樓記》) 2.判斷詞,可譯為 是 、 就是 。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
2023-01-3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sehure-soku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